每次從仙居回來的頭幾天,我都懶洋洋的不想做菜,菜場溜達一圈只買回來一隻老鴨,家裡還有外婆家帶的絲瓜和豇豆,這樣勉強能做出三個菜哈。不過回家之後就犯愁了,筍乾用完了,沒輔材可以褒老鴨湯,清燉老鴨,這是萬萬吃不下的。翻來翻去,翻到一包老媽給的黃芪,嗯,只放了黃芪,料還是不夠,鴨湯也會太油。咦,家裡不是正好有幾個不太成熟,略帶澀味的生梨嗎?正好拿來煲湯了,潤燥又解膩。其實梨的裡裡外外都是寶啊,梨皮、肉、果核均可入藥,有潤肺、消痰、清熱、下火、解毒、收斂止瀉等功效。梨是“百果之宗”,因其鮮嫩多汁、酸甜可口,梨皮所以又有“天然礦泉水”之稱。煮熟的梨更是有助於腎臟排洩尿酸和預防痛風、風溼病和關節炎。在秋季氣候乾燥時,人們常感到皮膚瘙癢、口鼻乾燥,有時乾咳少痰,每天吃一兩個梨可緩解秋燥,有益健康。另外再來說說湯裡的黃芪,最近豬哥一直比較忙,說容易疲勞,所以黃芪煲湯是不二之選,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泡水當茶喝,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黃芪茶能補中益氣,而且補而不膩,可改善氣虛和貧血,增強體質,延年益壽。不過對於煩熱盜汗的陰虛內熱體質或內有實熱、常愛上火體質的人,都不宜經常服用。孕婦不宜吃黃芪.孕婦,尤其是要臨產的孕婦,吃黃芪後,不少人引起過期妊娠,胎兒過大而造成難產。
黃芪一次的量不要太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