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子姜燜鴨煲
13.9萬 熱度 23 收藏
在淖釩炊腥

——【子姜燜鴨煲】秋季食補的首選

每年的7、8月份,“地裡有姜初長成”。

在我們家附近的菜市上,有幾家專門經營南方菜的小販

它們的菜攤上總是會出現很多北方人不常吃的蔬菜

比如說新鮮的豌、蠶豆、削好皮的新荸薺、毛茸茸的鮮冬筍、又面又粉的小芋頭、碧綠清幽的豌豆顛兒、腥味十足的折耳根……

還有就是今天的主角——子姜。

子姜,其實就是嫩姜。

往年賣4塊錢一斤的,今年漲到了7、8元

嫩嫩的生薑,模樣比老薑鮮嫩些,末端呈紫紅色。

所以又叫“紫薑”

這種姜吃起來脆脆爽爽,沒有老薑的筋筋柴柴,辛辣味也不是特別的衝。

在四川子姜有很多種吃法。

“子姜肉絲”、“子姜回鍋肉”、“

涼拌子薑絲或

泡子姜“都是常吃的。

子姜貌似和鴨肉更搭。

最有名的“姜鴨面“,又香又辣又鮮,好吃到不行不行的,相當給力~~

老輩人都說秋天要吃鴨子。

因為新鴨養到這個時候,肉質最為香嫩肥美,而鴨肉性寒涼,體熱上火者食用可以除秋燥,更因為它的高蛋白低脂肪,所以成為秋季食補的首選。

所以稔今天推出俺家最美味、最過癮的鴨肉私房做法——【子姜燜鴨煲】

李時珍《本草綱目》裡說:“姜……四月取母姜種之,五月生苗,……秋社前後,新芽頓長,如列指狀,採食無筋,謂之【子姜】。

食材
鴨肉 半隻
新鮮子姜 3兩
適量
紅椒 適量
蔥段 適量
蒜片 適量
食用油 適量
適量
適量
郫縣豆瓣醬 適量
料酒 適量
冰糖 適量
味精 適量
烹飪步驟
  • 步驟 1/7
    1、將鴨肉洗淨,剁成小塊(不要太大,大概比大拇指頭稍微大一點就可以)。 2、新鮮子姜、青紅椒全部洗淨。 3、子薑切片。 4、準備蔥段、蒜片和郫縣豆瓣。
  • 步驟 2/7
    4、將青紅椒切成馬蹄狀、蔥切段、蒜切片、各種材料全部準備妥當。
  • 步驟 3/7
    5、鍋內少許油,一點點即可(也可以不放油幹炒,因為鴨子本身會出很多水和油)。 6、油溫5成熱時,下蔥段和蒜片,煸出香味兒。 7、然後倒入鴨塊用小火慢慢炒 。
  • 步驟 4/7
    8、當炒至肉色開始發白時,淋入三勺料酒。 9、翻炒均勻。 10、一勺半郫縣豆瓣。
  • 步驟 5/7
    11、一勺醬油。(主要是為了讓鴨肉上色) 12、5粒冰糖。(加冰糖的目的不是為了甜,而是為了提鮮和提亮,燜出來肉不是死鹹,而是鹹鮮,色彩上也會靚麗很多)。 13、最後根據個人口味加鹽。(因為之前的郫縣豆瓣醬和醬油都有鹹味)。
  • 步驟 6/7
    14、蓋上鍋蓋,轉小火,開始燜鴨肉。 15、燜20——30分鐘。 16、揭蓋,湯汁變的濃稠,鴨肉也燜的差不多了。把子薑片放進,繼續燜三、五分鐘。 17、最後放入青紅椒段,略翻即可上桌。
  • 步驟 7/7
    滿屋飄香的【子姜燜鴨煲】就做好啦!上成品圖~~
小貼士

之前擔心過多的子姜會使鴨肉有太多的姜味,沒敢放太多。

事實證明這個擔心純屬多餘。

先不說大家都爭先恐後滴搶著裡面的子姜吃

釋出於 2018-10-18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