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家鄉味道---四川涼麵
6.9萬 熱度 60 收藏
金簰萌帝務

昨晚睡覺前,帆少笑咪咪的跑到我床前說:“媽媽,我想吃涼麵了,你明天給我做一頓吧。”面對帆少的請求,媽媽哪有不答應的道理,就是發愁在廣州去哪裡買鹼水面。帆少提醒:“不如我們用沙縣小吃的麵條吧。”美食少年的建議很不錯,我早上就去沙縣小吃買了新鮮的鹼水面條回來,雖然他家的 麵條稍微薄了一點,但是楊大廚的好手藝,再加上嚴格遵循家鄉的傳統制作過程,所以涼麵的出品仍然是超級棒!自己看著都要流口水,帆少更是讚不絕口啦。【饞】

時間:10-30分鐘
食材
鹼水面 1斤
豆芽(綠、黃豆芽均可) 半斤
黃瓜 1條
辣椒油(以下調料為一碗涼麵的量) 1勺
花椒油 1茶匙
花椒粉 1/2茶匙
味精 1/4茶匙
醬油 1/2勺
少許
生薑 適量
大蒜 適量
青椒 1茶匙
小米辣 1茶匙
榨菜 2茶匙
白糖 1/2茶匙
陳醋 1/4勺
香蔥 適量
小磨香油 2茶匙
菜籽油(涼麵製作過程中用) 適量
烹飪步驟
  • 步驟 1/9
    沙縣小吃的鹼水面。店裡的夥計跟我很熟絡,特意拿的早上剛到的新鮮麵條。
  • 步驟 2/9
    做涼麵會用到菜籽油,因為菜籽油帶著一股生、悶的味道,所以事先得把它煉熱,直到煉得冒青煙,然後再自然冷卻。
  • 步驟 3/9
    豆芽焯熟攤涼、黃瓜切絲。黃豆芽、綠豆芽都可以,我個人偏愛黃豆芽。自煉辣椒油準備好。
  • 步驟 4/9
    青椒、小米辣、榨菜切細粒。蔥切蔥花。姜蒜磨成細茸,用少量涼開水調成姜蒜水。
  • 步驟 5/9
    鍋裡燒水,最好是大鍋大水。水開後下麵條煮。這個過程是整個涼麵的製作關鍵,處理得不好,就會全盤皆輸。煮到麵條稍微變軟,不用等它熟透,立即撈起麵條。因為今天我用的麵條較薄,所以差不多30秒鐘就撈起來了,若用其它粗一點的麵條可以稍微煮久一點。麵條如果煮過了頭,涼麵的Q彈也就木有了。不用擔心麵條不熟,它撈起來後靠著餘熱還有一個自熟和再膨脹的過程。
  • 步驟 6/9
    撈起的麵條立即攤開在大的平底容器中,一邊拿筷子挑開面條,一邊用扇子散熱,越大力扇越好。在這裡大家估計要發問了,為何不用電風扇吹,而用扇子扇呢?因為我認為,用蒲扇扇的比電風扇的吹的要好吃些。其實這是個玩笑話,真實原因是從小吃著長輩們用蒲扇扇出來的涼麵長大,我內心擺脫不了那份懷舊的情感吧。圖中的這把蒲扇,是特意從四川老家帶回廣州的,它留給我的,是永遠解不掉的鄉愁。
  • 步驟 7/9
    扯遠了,咱們繼續扇面條。麵條的熱度降下來了,就在麵條上淋一些煉熟了的菜籽油,然後用手把它們抖散抖開。特別提示:煮麵條、散熱麵條、加菜籽油抖散麵條這個過程要一氣呵成,不能停頓。
  • 步驟 8/9
    接下來給涼麵裝碗,我們四川叫“抓涼麵”,裝碗用手抓而不用筷子挑,這樣才安逸。正確程式是豆芽和黃瓜絲放碗底,然後抓涼麵,我今天為了展示需要,先抓涼麵,然後在碗邊圍了一圈黃瓜絲和豆芽。
  • 步驟 9/9
    最後給涼麵調味,我們四川叫“打佐料”。我放入的調味品有辣椒油、花椒油、花椒粉、醬油、鹽、小磨香油、味精、白糖、陳醋、青椒粒、小米辣粒、姜蒜水、榨菜粒、蔥花。調味品大可隨心所欲,根據自己的喜好加減。佐料放齊了,那還等啥,還不趕緊拌勻吃起來!在四川的夏天,涼麵配綠豆粥,那是清熱解暑的美味佳餚啊!廣州的10月仍然熱,所以我們吃得一樣過癮。
釋出於 2018-07-02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