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炒肝兒”是清末由前門外鮮魚口“會仙居”的“白水雜碎”改進而成,白水雜碎以切成段的豬腸、肝、心、肺加調料用白湯煮就,由於不講究佐料,製作比較簡單,日久不受歡迎。於是店主將心、肺去掉,易名“炒肝兒”,一時間在京味小吃中別樹一幟。
市面上也出現了許多以炒肝兒為說詞的俏皮話,如責罵人時說;“你這人怎麼跟炒肝兒似的,沒心沒肺”。或諷刺互相殘害的人與事則說;“豬八戒吃炒肝,自殘骨肉。”
名炒肝兒,其實以豬肥腸為主,豬肝只佔三分之一。北京小吃炒肝兒的製作方法是先將豬腸用醋、鹽浸泡揉搓用清水洗淨共反覆操作三遍,大略去一下肥油,但不能去的太淨,再加入鹼面和鹽細搓兩遍洗淨後再煮。開鍋後改用文火燉,鍋蓋蓋好使腸子熟透而不跑油。爛熟後切成5分長的小段,俗稱“頂針段”再將鮮豬肝洗淨,用刀切成柳葉形的小片,用清水浸泡一下,控淨水份,加少許黃酒和適量澱粉抓勻,然後用開水汆燙備用。
北京小吃炒肝兒的佐料是在熬熱的食油中放入大料,炸透後撈出不要,放入生蒜煸炒,蒜變黃時放少許蔥薑末,然後立即放入適量的黃醬,炒好置於罐中備用。此外還要熬些上好的口蘑湯。原料和佐料備齊後,開始製作炒肝兒。先將熟腸段煸炒烹入黃酒放入沸湯和適量的口蘑湯,再放入蒜醬加少許醬油著色,以綠豆澱粉勾芡,放入汆燙好的肝片攪勻,最後撒上一層蒜蓉即成。下面開始具體制作;
炒肝特點;顏色金紅、香氣撲鼻、豬肝嫩滑、豬腸香爛、芡汁鮮美、回味悠長。
溫馨提示;
1、一定要選用豬的肥腸製作才好吃,才正宗。
2、重點在清洗肥腸,切不可馬虎和省略操作程式。反覆操作共五次,三次用鹽、醋,兩次用鹼、鹽,每次都要反覆抓2-3分鐘,之後清洗至水清為止,最後,要做到肥腸無異味水清為最佳,留有少部分油脂在肥腸上味道會更香,因此,只把大塊的油脂清理掉即可。
3、如喜歡常做炒肝吃,可把蒜蓉醬多炒些放入罐中低溫儲藏,肥腸可多煮些切好冷凍儲藏,豬肝還是建議隨做隨買用新鮮的好。
4、豬肝切好後,用清水浸泡的目的是,一來可去多餘的血水和異味,二來可排除豬肝內部的有害毒素,因為肝臟屬於濾毒和造血器官,只有透過清水浸泡才能排掉內部的大部有害物質,再經過熟制,才能達到安全食用和有益健康的目的。豬肝雖含膽固醇較高些,但對眼睛有好處,常食可起明目的作用,尤其兒童,每週少食用一些會有好處的。
5、老北京的炒肝,雖名為“炒肝”,其實並不是炒制的,只是用燉煮勾芡的方法來製作的,豬肝切不可先用油炒再加湯煮,那樣豬肝會很老,吃起來有苦澀的感覺,口感極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