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冬至啦,這一天好多本地人都會拜祭祖先,磨粉成團,包蘿蔔粄。他們以此緬懷先祖,並將蘿蔔粄又叫“冬至團”,取閤家團圓之意。“過冬節,食三牲,嘗粉果,添衣衫。”這是富有客家特色的民間歌謠,不知現在的新客家還有多少人能夠記起?俗語說“冬至大過年”,每到冬至,家家戶戶都會做“蘿蔔粄”。現在的年輕人包括我在內只知道這個習俗從祖輩時就已有了,但怎麼製作蘿蔔粄好多人都不會,一般上了年紀的阿嫲阿公叔叔阿姨們才會製作,這個菜譜製作全過程,是我姐姐的婆婆一人做的,每年的冬至前她都要製作的必備應節小吃,老人家對製作蘿蔔粄可以說手法和技術相當純熟,這次我前來學習觀摩,順便取經哈O(∩_∩)O,把每個過程及細節認真記下來,和大家分享。以後自己也可以動手做蘿蔔粄了~嘿嘿。。。婆婆說:要做出地道的蘿蔔粄,在選材用料等方面都十分講究,做蘿蔔粄用的糯米粉和大米粉都是當季收穫的新米碾成的,糯米、大米用水泡上6小時左右,晾乾四五個小時後,才拿到機房碾成米粉。現在物質豐富,物流業發達,隨處可以買到糯米粉和大米粉,省去了不少工序。做蘿蔔粄時,按需比例配好糯米粉和大米粉,再與碎艾草揉成粉團,煮熟或蒸熟後就成蘿蔔粄粉皮了。蘿蔔粄的餡料多數用白蘿蔔,豆腐皮、蝦米、臘肉、臘腸、豬肉、蒜苗、香菜等切碎煮熟才行。包裹手法以皮薄餡厚,均勻飽滿為準。。。做好的蘿蔔粄有三種吃法。蒸、煎、煮。三種風味都不同,用香蕉葉墊蒸蘿蔔粄出鍋時,香氣誘人,不僅有蘿蔔的清香,更有各種配料的醇香;用花生油煎出來的蘿蔔粄,兩面焦黃。外焦脆裡綿軟;加入新鮮鵝血、鵝肝煮出來的蘿蔔粄,咬上一口,蘿蔔絲入口鮮甜,混合著各種配菜的醇香,湯汁也鮮甜可口。。。說了那麼多,口水都流出來啦O(∩_∩)O哈哈~趕緊上菜譜咯~
餡料所有配菜不需要切太碎,切丁最合適。混合蘿蔔粄皮的米粉不需加水哦。米粉要預留一部分擀蘿蔔皮時用,成團時過溼可以新增一點乾粉。切記不可全部用完。做皮時厚度比餃子厚2倍左右,大一倍左右比較適合。糯米粉的張力不如麵粉強,厚點不露餡,包的實。有不周全的地方請大家包涵,歡迎交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