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麵栲栳栳是山西的一種特色麵食小吃,也稱為莜麵窩窩。栲栳是指用柳條編成形狀像斗的容器,是農家專門用來打水或裝東西的,也叫“笆斗”。栲栳栳是用莜麵製作而成,因其形狀象“笆斗”而得名。莜麵栲栳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末唐初。人們賦予莜麵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徵。每逢老人壽誕、小孩滿月、嫁娶或逢節待客,多會製做莜麵栲栳栳。莜麥的最大特色是它的做法,既所謂“三生三熟”,從生莜麥到做成能吃的莜麵製品,要經歷三次生三次熟的過程。莜麥收割下來脫下來的籽粒是生的,這就是“一生”。要將莜麥磨成粉,須先將麥粒炒熟,這就成了“一熟”。將炒熟的麥粒磨成莜麵,這就又成了生的了,這就是“二生”,莜麵粉在吃的時候,要先和成面,和麵時不能用涼水要用開水(當地人叫滾水),這就成了“二熟”。和好的面,要趁熱製成莜麵製品上籠屜去蒸,做成的魚魚或是窩窩坯子,又成了生的了,這就是三生,接下來就是猛火蒸熟,這就是三熟。這時莜麵才真正能吃。
1. 開水燙好的莜麥麵糰再蒸熟,會比較容易成形。
2. 莜麥麵糰中加入少許植物油,做出的莜麵栲栳栳表面會比較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