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雖然時代在變遷,朝代在改變,但是對於食物的追求卻是始終如一,人們不斷的向著食物的美味與樣貌的極致進發,使得餐桌上的食物變得更加繽紛多彩,讓人垂涎欲滴。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五集《相逢》播出了開封灌湯小籠包子,又一次喚起了我做為開封人對小籠灌湯包的那份熱愛與回味。小籠包子原名灌湯包子,俗稱湯包。包子在北宋都城東京(今開封)的市場上已有售賣,是當時七十二家正店之一“王樓”的名品,時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在京第一”。北宋南遷傳到臨安(今杭州)又稱“灌漿饅頭”為當時著名的市井小吃。20世紀30年代,第一樓名廚師將大籠蒸制改為小籠蒸制,且連籠上桌,始稱“小籠灌湯包子”。“中華老字號”——“開封第一樓”是一傢俱有悠久歷史的百年老店,其經營的“第一樓小籠包子”更是以用料考究,製作獨到,薄皮大餡,灌湯流油,軟嫩鮮香,肥而不膩的風味特點和“提起像燈籠,放下像菊花”的優美形狀令人傾倒,被譽為“中州膳食一絕”。開封的灌湯小籠包和其他的不一樣,其他地方的灌湯是加入了皮凍,加熱後皮凍融化形成灌湯,而開封的灌湯小籠包卻沒有加皮凍,而是調餡時打入高湯,肉餡和高湯的比例最少為為3:2,加熱後餡料凝固自然流露出高湯汁,所以說開封的灌湯包調餡是個技術活。再說說那個包子的褶兒,正宗的小籠包子是18到24個褶兒,那麼大點小包子,弄出那麼多細膩均勻的褶兒還真是不容易呢~~~~這就需要一天天練習、熟能生巧哦。小廚做的灌湯包子雖然未必是最正宗的,但是,也是灰常有灌湯而且好吃滴哦!
1.以上的量是比較大的,如果是初學者,可以先少弄一小部分試試。
2.在開封吃灌湯小籠包,有句順口溜:“先開窗、後喝湯、一口光、滿口香”!就是說要在包子的邊緣咬一個小口,就是開窗,然後把湯汁倒進勺子或者碟子內喝掉,然後再一口吃掉包子,滿口香噴噴好舒服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