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開封灌湯包
11.9萬 熱度 160 收藏
翱接瘓勞錘

民以食為天,雖然時代在變遷,朝代在改變,但是對於食物的追求卻是始終如一,人們不斷的向著食物的美味與樣貌的極致進發,使得餐桌上的食物變得更加繽紛多彩,讓人垂涎欲滴。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五集《相逢》播出了開封灌湯小籠包子,又一次喚起了我做為開封人對小籠灌湯包的那份熱愛與回味。小籠包子原名灌湯包子,俗稱湯包。包子在北宋都城東京(今開封)的市場上已有售賣,是當時七十二家正店之一“王樓”的名品,時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在京第一”。北宋南遷傳到臨安(今杭州)又稱“灌漿饅頭”為當時著名的市井小吃。20世紀30年代,第一樓名廚師將大籠蒸制改為小籠蒸制,且連籠上桌,始稱“小籠灌湯包子”。“中華老字號”——“開封第一樓”是一傢俱有悠久歷史的百年老店,其經營的“第一樓小籠包子”更是以用料考究,製作獨到,薄皮大餡,灌湯流油,軟嫩鮮香,肥而不膩的風味特點和“提起像燈籠,放下像菊花”的優美形狀令人傾倒,被譽為“中州膳食一絕”。開封的灌湯小籠包和其他的不一樣,其他地方的灌湯是加入了皮凍,加熱後皮凍融化形成灌湯,而開封的灌湯小籠包卻沒有加皮凍,而是調餡時打入高湯,肉餡和高湯的比例最少為為3:2,加熱後餡料凝固自然流露出高湯汁,所以說開封的灌湯包調餡是個技術活。再說說那個包子的褶兒,正宗的小籠包子是18到24個褶兒,那麼大點小包子,弄出那麼多細膩均勻的褶兒還真是不容易呢~~~~這就需要一天天練習、熟能生巧哦。小廚做的灌湯包子雖然未必是最正宗的,但是,也是灰常有灌湯而且好吃滴哦!

時間:30分鐘-1小時
食材
中筋麵粉 1大碗
豬肉末 500g
高湯 400g
味精 半勺
雞精 半勺
薑末 1勺
1勺
白糖 1勺
生抽 2勺
老抽 1勺
香油 2勺
清水 適量
烹飪步驟
  • 步驟 1/20
    將適量麵粉倒入面盆中。最好是高筋粉。倒入適量溫水(冬季用溫水,夏季可以用冷水,加少許鹽)。活成絮狀。
  • 步驟 2/20
    繼續加溫水。
  • 步驟 3/20
    反覆幾次後,直至麵糰乾溼正好,盆光、手光、面光。
  • 步驟 4/20
    蓋上溼布,進行殤面。
  • 步驟 5/20
    殤面10分鐘後,繼續和麵。
  • 步驟 6/20
    反覆幾次,至麵糰非常光滑有筋度。
  • 步驟 7/20
    準備好調餡用的材料。一般情況下,灌湯包子肉餡和高湯的比例大約為3:2。
  • 步驟 8/20
    取一個大盆,倒入肉餡(500克左右),倒入一勺薑末,一勺鹽、一勺白糖,半勺雞精、半勺味精、兩勺生抽、一勺老抽,三勺香油。(佐料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
  • 步驟 9/20
    可以藉助筷子,也可以用手抓、壓肉餡和調料,向一個方向轉動。至肉餡和佐料完全混合。
  • 步驟 10/20
    加入高湯,用手攪打上勁(用筷子也可以,但是沒有用手感覺好,但是手一定要清洗乾淨哦)
  • 步驟 11/20
    直至餡料和高湯完全融合,餡料膨脹但凝合。
  • 步驟 12/20
    取一塊殤好的面,揉成長條,切成大小合適的劑子,和平時包的餃子大小差不多。
  • 步驟 13/20
    按扁後擀成圓片。
  • 步驟 14/20
    包入餡料。
  • 步驟 15/20
    捏成18-24個褶子。
  • 步驟 16/20
    可愛的小包子就包好了。
  • 步驟 17/20
    全部包好後靜置5分鐘。
  • 步驟 18/20
    放入蒸籠中,留有一定的空隙。
  • 步驟 19/20
    蒸鍋大火上汽後,放入蒸籠,大火蒸8分鐘即可。
  • 步驟 20/20
    剛出籠的熱包子來嘍,趁熱吃吧!第一個,一定不要蘸醋吃,一定要吃原汁原味的。
小貼士

1.以上的量是比較大的,如果是初學者,可以先少弄一小部分試試。

2.在開封吃灌湯小籠包,有句順口溜:“先開窗、後喝湯、一口光、滿口香”!就是說要在包子的邊緣咬一個小口,就是開窗,然後把湯汁倒進勺子或者碟子內喝掉,然後再一口吃掉包子,滿口香噴噴好舒服哈!

釋出於 2020-03-17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