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學過一個杏仁酥的做法,由於其成品極酥且易斷,不便於送贈親友。故在此基礎上作了一些改良,成品也很受朋友們的喜歡,評價為“清甜、香酥”。現將新法記為菜譜與各位分享,並以便日後的操作之用,同時也希望能給朋友帶來一份物美價廉的中式茶點!
想不再看菜譜,就先記熟這個比例:
麵粉:豬油:白糖:雞蛋:杏仁粉=2:1:1:1/3:1/3。
此配方成品約400克,以下示範的圖片均為雙倍分量,所以大家在製作之時,不必對其材料的外形感到疑慮。
1.如果沒有杏仁粉,可以換成椰子粉、核桃粉等你喜歡的口味(如產品含糖的話,可適當減少用糖量)。當然也可以自制杏仁粉:用去衣生杏仁,放入烤箱以100℃烤10分鐘後,用料理機打成粉狀後可作為替代之用。
2.好多朋友看了此菜譜都說才知道豬油也可以打發,其實本方法跟做曲奇的道理相仿,還沒學會做餅乾的都一定要試試哦。學會了別忘了都要來交作業啊~嘿嘿……
當然也要照顧不吃豬的回教朋友們,使用牛油也是一樣的做法,口味同樣很好哦。
3.使用自制的豬油就最放心!
到市場的豬肉檔買來大油或豬板油(板油上都有一層薄膜,如果沒有膜的那種是被工業用過的,也會很便宜,大家不要買!),回家後清洗乾淨,切成小丁。用鐵鍋燒開一點清水(水的分量是可以墊底就夠了,原理就是脂肪遇熱即被分解出來),然後把豬油丁放下去,使用小火熬20分鐘左右。其間每隔幾分鐘用鏟子刮底翻拌一下,防止粘鍋。直到豬油丁全部縮小並變成金黃色就可以了,在瓷碗上放一篩子,把鍋的的油倒下去,隔出油渣,豬油放到冷卻,入冰箱冷藏即可。
油渣的妙用:可以拌入白糖作為一道下酒的小菜,也可以在煮好麵條的時候加入一小撮,最後撒上蔥茜,製作出一碗風味獨特的港式油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