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兒個買了4斤的羊蠍子,計劃著國慶節放假,給老公燉上一鍋,吃吃肉,涮涮菜,增添點節日氣氛。羊蠍子就是羊的脊骨,因為形似蠍子,故俗稱羊蠍子。俺家附近有專門賣牛羊肉的肉鋪,掛著一根根的羊蠍子,是按一根來賣的。我買的時候讓店家剁成小塊,到家清洗分裝。燉了一半紅燒,留了一半過節的時候吃羊蠍子火鍋。如果吃羊蠍子火鍋的就多留一些湯,可以涮菜。燉的時候找一個可以放在電磁爐上的鍋就可以啦。
我在市面上見過這種現象,很多賣羊蠍子的店有寫成“羊蠍子”,也有寫成“羊羯子”的。
“蠍”讀xiē,“羯”讀jié,完全讀音完全不同。因羊蠍子的盛行也衍生出一個文字問題來,就是大多數餐館都把“羊蠍子”誤寫作“羊羯子”。查了資料得知,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羊》:“去勢曰羯羊。”所謂“羯羊”是閹割過的公羊。把“羊蠍子”誤寫成“羊羯子”者,大概以為與羊有關的東西自然該用羊偏旁,而不知其得名和蠍子有關,因此以訛傳訛了。
1.炒洋蔥和香菜是為了炒香底油,用有香味的底油翻炒羊蠍子,可以輔助去腥。因為羊本身羶氣較重,所以多了一道工序,如果對羊肉有偏好的人,這步也可以省略。
2.改用紅糖,效果意外的好。營養成分比白砂糖高很多,上色效果很顯著。
3.羊蠍子吃完肉,中間還有骨髓,喜歡的朋友不要錯過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