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零基礎的硬菜——紅燜牛尾
9.3萬 熱度 38 收藏
大叔的可愛女朋友

道德經裡有句話“治大國,若烹小鮮。”其實說的不是廚子有潛力,而是凡事都講究個拿捏和度。

中文是一種很神奇的語言,有些似乎是同義詞的東西,在中文這就能轉個很大的彎,中文的味道也由此而愈見醇厚。

比如說外國的命運,在中文就是緣;外國的正確的份量,在中文就是拿捏和度的掌握。

紅燜牛尾就是一個沒什麼技術含量,只對拿捏的要求比較高的一個菜了。

俗話說,經常動的肉才是最好吃的。比如說豬頸,牛腿弧,鴨脖子之類的。

但是呢,就度度度吃過的這些東西來說,味道和口感比較上乘的,鹿頸肉,驢腩,狗脖子(當然現在不吃狗肉了)和牛尾巴。那麼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吃到的,也就是牛尾巴了。

食材
牛尾 1KG
黃酒 1KG
洋蔥 適量
蔥薑蒜 適量
辣椒 兩把
花椒 一把
八角桂皮香葉 加起來一把
剁椒 半小碗
郫縣豆瓣 一小碗
冰糖 適量
烹飪步驟
  • 步驟 1/13
    我叫原材料一家親,等一會兒我會變成香噴噴的紅燜牛尾巴。
  • 步驟 2/13
    這裡呢就是佐料部分,基本上可以看出用的多少量,辣椒和花椒一定不能少,做出來不會很辣的。我放的這麼多辣椒,出來基本上一點辣味都沒有了,大部分都被黃酒中和了。
  • 步驟 3/13
    牛尾剁成段,事先用清水泡三個小時,每隔一個小時換一次水。牛羊肉去血的過程這樣是最靠譜的,比過滾水靠譜得多。
  • 步驟 4/13
    黃酒呢,用低度數的自釀黃酒是最好的,當然也可以用啤酒代替,但是味道就直接打對摺了,這道菜的靈魂其實是黃酒。
  • 步驟 5/13
    鍋裡放一般炒菜的量五倍的油,因為等會要用這個油蓋住整個湯來燜,放辣椒、花椒、姜蒜、八角、剁椒、豆瓣醬。中火翻炒,主要呢是要把豆瓣醬炒出紅油來,所以千萬別用大火。
  • 步驟 6/13
    這是炒好之後的樣子。
  • 步驟 7/13
    剩下呢,就很簡單了,把牛尾,黃酒,冰糖,蔥,還有炒好的料全部放進砂鍋。大火滾開之後馬上關小火。最小的那種,燜兩個鐘頭。
  • 步驟 8/13
    最後準備出鍋之前,嘗一下需不需要放鹽,因為剁椒和豆瓣醬的鹹味其實是夠的,但是如果最後的湯剩的多,就需要再來點鹽吊味。
  • 步驟 9/13
    洋蔥一分四瓣,放進湯碗裡,把牛尾全部倒進去就ok了。
  • 步驟 10/13
    零基礎吧,很簡單吧
  • 步驟 11/13
    真的很簡單啊喵
  • 步驟 12/13
    我就是賣個萌
  • 步驟 13/13
    然後。嗯,多蒸點米吧。
小貼士

多蒸點米,還有就是,牛尾一定要在買的時候就讓人剁好。不然很可怕的。

釋出於 2018-12-27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