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實驗料理:勁Q彈的瘦肉羹
14萬 熱度 40 收藏
嫪戀instructor

作為康熙來了美食單元的腦殘粉,

我不止一次在康熙裡看到瘦肉羹這個東西,後來還曾看過一個張庭的訪談,她說自己是窮人家的小孩,從小就要幫父母做肉羹然後拉出去賣。

我先前一直以為肉羹就是肉丸子一類的東西,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但前幾天來大姨媽的時候突然特別想吃這個(對,比孕婦更加迷之任性_(:з」∠)_)

於是上網搜尋,發現原來肉羹是浙江、福建一帶非常有名且常見的小吃,由瘦肉加粉類搓打而成,類似一種口感Q彈的丸類。

據說傳統的肉羹主要是用地瓜粉(紅薯粉)、藕粉、魚漿加瘦肉(豬肉或牛肉)製成。紅薯粉粘性和起膜性大大好過其他澱粉(比如玉米澱粉土豆澱粉),製出來的肉羹口感特別有彈性。

奈何大廣東這地方地瓜粉真不是到處都有的賣,於是我瞄上了木薯粉……

對,你沒看錯,就是木薯粉!

我覺得,木薯粉做芋圓很Q啊,那做肉羹或許也還行吧……

我還專門查了一翻資料,木薯粉和地瓜粉同屬粘性較強的澱粉,並且發現也是有廚師製作肉羹時會配比一定量的木薯粉的。

於是,我立馬跑樓下超市買了一袋兒三塊五的木薯澱粉,就這樣開!幹!了!

本來真的沒有抱什麼希望,沒想到,成品竟然好吃到淚流……當然,我也沒吃過什麼正宗的肉羹,只是我用木薯粉做出來的肉羹,口感是真的達到了非常Q彈的效果,有點像在潮汕吃到的豬肉丸,感覺直接拿來煮肉羹湯或者吃火鍋都很棒啊!!!

食材
精瘦肉 300g(無筋無肥肉的純瘦肉)
木薯澱粉 50g
胡椒粉 1小撮
1小勺(大概3、4克)
清水 適量(我大概用了半小碗)
肉錘或者擀麵杖(都沒有的話就用菜刀背) 1個(用來敲打肉,建議用肉錘,很省力)
小蘇打 2克
薑末 適量(我大概切了三片姜)
烹飪步驟
  • 步驟 1/8
    瘦肉洗淨,切成薄片或細條。我是切成三釐米見方的薄片,厚度大概兩三毫米,為了追求敲打後起筋的效果,我把肉按照順紋和逆紋各切了一半,因為如果全是逆紋切,那麼肉的紋路就全部被攔腰截斷了,敲打的時候很容易變肉泥,而順紋切出來的肉片,保持了較好的纖維,敲打散之後特別有嚼勁,原理和汕頭拿整塊牛肉敲打牛肉丸差不多
  • 步驟 2/8
    把肉儘量平鋪在案板上,重疊一些也不要緊。把小蘇打和薑末均勻灑上去,開始用肉錘敲,按照你的習慣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用點力全部敲勻一遍,然後就把平鋪開的肉翻折來翻折去,反覆敲,敲到幾乎看不出有完整的肉片(我大概也就用了幾分鐘)
  • 步驟 3/8
    再次把肉攤平,抹上一些水,撒上一層木薯粉、鹽、胡椒粉,用手抹一下讓肉和粉結合一下,不然一敲會漫天飛粉(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然後繼續翻來覆去地敲,敲到粉都融入到肉中,看不見白色的粉。重複這個步驟,直至所有的水、木薯粉、鹽、胡椒粉用完。
  • 步驟 4/8
    最後的肉團是淡粉色的,非常有粘性,用手捏起一團還可以看到一些肉的纖維絲。用刮板或菜刀將肉泥從案板上刮下來。
  • 步驟 5/8
    此處新增一個擠肉羹的小技巧:可以把敲好的肉羹裝進裱花袋裡,冷藏一個小時左右待用。
  • 步驟 6/8
    裱花袋剪一個一點五釐米的口子,做一鍋熱水,開中火,水開始冒小泡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擠肉羹了,擠一小段就用筷子夾斷,直到擠完所有的肉羹。
  • 步驟 7/8
    等到肉羹全部脹大浮起之後就可以出鍋了,出鍋後撈出,然後冷凍,隨吃隨取。
  • 步驟 8/8
    關於吃法,我是配香菇、筍絲、紫菜一起煮的,出鍋撒一些榨菜、香菜、小蔥、辣椒、香油,特別好吃喲!
小貼士

1、小蘇打是軟化肉質用的,因為都是瘦肉,如果不加小蘇打,你會後面越敲越吃力,很難敲開。沒有小蘇打也可以用食用鹼來代替。

2、敲肉不要用蠻力不要亂敲,肉錘一般都很夠力了,何況我們的肉都已經切片了,最好按照自己的習慣從一個方向有節奏地敲到另一個方向,這樣可以保證敲得很均勻也不會浪費力氣,感覺肉特別緊特別不好敲的時候,適當抹一點清水上去,就很好敲了。放心,敲肉絕對沒你想象的那麼恐怖,敲不到非常細膩也不用執著,把肉差不多敲散了也行。300g肉全程製作下來,包括切肉,我總共用了四十分鐘。

3、敲肉的時候我們放了一些鹽,所以在後期煮食的時候,湯裡的鹽一定要適量要少放。

釋出於 2018-07-20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