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少油改良版地三鮮
12萬 熱度 30 收藏
元春夢

地三鮮這麼做,少油簡單無敵又下飯!“地三鮮”是很受歡迎的一道大眾菜,但這道菜最大的問題就是較為油膩,其實稍稍替換原材料,加一點改良,再用上幾個小竅門,就能大大減少用油量,讓這道“新版”地三鮮變得更加健康美味。

時間:10-30分鐘
食材
茄子(小) 3個
土豆(大) 1個
豆角 1小把
麻辣香腸 2根
1小塊
4瓣
4克
白糖 3克
甜麵醬 1勺
醬油 2勺
料酒 1勺
澱粉 1小勺
食用油 少許
烹飪步驟
  • 步驟 1/8
    地三鮮說的是哪三鮮呢?你可能可以脫口而出:土豆、茄子、青椒。你可知道,原來地三鮮並不是單單指這三種食材?我國古代民間到立夏的時候就有'嘗三鮮'之說。三鮮又分為地三鮮、樹三鮮和水三鮮這三種。而我們所熟知的地三鮮,指的就是新鮮下地的時蔬:莧菜、元麥和蠶豆。地三鮮也分好多搭配:什麼土豆茄子豆角、蠶豆莧菜春筍,地裡長的都可以搭配成地三鮮,自己喜歡什麼就搭配什麼。今天就取茄子、土豆、豆角為食材。先將土豆削皮,再把土豆、茄子和豆角洗淨。茄子和土豆的數量請根據大小的不同酌情增減。
  • 步驟 2/8
    說了是'新版'地三鮮的,還創意加入了另一鮮:麻辣香腸。麻辣香腸與三種蔬菜合炒,會激發出一些油脂入菜,所以在炒制時可以減少了油的用量。臘腸的加入又彌補了少油不香的缺憾,更豐富了口感。將麻辣香腸、土豆、茄子、豆角均切成長條,寬度以豆角為基準,大小要一致,這樣成品會更加漂亮。姜切絲,蒜切末備用。
  • 步驟 3/8
    在茄子表面蘸上一層幹澱粉,入鍋煎制。這是一個少油的小竅門,當茄子表面包裹上幹澱粉後,用油來煎制時一點也不吃油,很快就會有一層金黃色的小殼兒,很少量的油煎制就可以達到大量油炸制的效果。煎好後的茄子控油備用。
  • 步驟 4/8
    用剛剛煎茄子的油將土豆和豆角煎熟至金黃色後撈出,控油備用。
  • 步驟 5/8
    鍋內留少許底油,放入薑絲爆香,當姜的香味兒被激發出來時,倒入茄子、土豆、豆角和麻辣香腸進行翻炒。此時加入鹽4克,白糖3克,甜麵醬2勺,醬油2勺,料酒1勺,翻炒均勻後淋入少許水澱粉勾芡即可。出鍋前放蒜茸稍加翻炒盛盤。炒制時鍋中的底油很少就可以,因為麻辣香腸在炒制過程中還會析出一些油份,這也是用麻辣香腸入這道菜的絕妙之處,即減少了油量,又豐富了口感,一改地三鮮在人們心中油汪汪的印象。
  • 步驟 6/8
    經過加工,這地三鮮就變成了槓槓的下飯菜,嗜肉寶寶們也會愛上這道菜。
  • 步驟 7/8
    茄子土豆豆角鹹鮮可口,臘腸麻辣醇香,百吃不厭。
  • 步驟 8/8
    四種食材相互滋養搭配的完美無缺,最家常的食材經過這麼閃亮的改良,勝過于山珍海味了。
小貼士

1.在茄子表面蘸上一層幹澱粉,入鍋煎制。這是一個少油的小竅門,當茄子表面包裹上幹澱粉後,用油來煎制時一點也不吃油,很快就會有一層金黃色的小殼兒,很少量的油煎制就可以達到大量油炸制的效果。

2.炒制時鍋中的底油很少就可以,因為麻辣香腸在炒制過程中還會析出一些油份。

釋出於 2019-01-04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