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白切雞
10.1萬 熱度 53 收藏
reed咖啡

白切雞在粵語裡頭也叫白斬雞,在廣東人的家常宴客中,餐桌上必會有雞的菜餚,正所謂無雞不成宴,各種做法都有,白切雞是最常見的一種烹調方法,今天食尚和大家分享一下最家常的白切雞做法,簡單、快捷、健康蒸法烹調。一雞兩吃,適合小家庭製作~~~

時間:30分鐘-1小時
食材
走地雞 1只
適量
適量
生薑 1塊
小蔥 2根
醬油 適量
椒鹽粉 少許
香油 少許
烹飪步驟
  • 步驟 1/8
    準備好所有食材
  • 步驟 2/8
    走地雞在市場已經處理好了,拿回家仔細拔乾淨細毛,掏出腹腔內的雞肺,剪掉指甲,切掉靠近尾部多餘的脂肪,沖洗乾淨,瀝乾
  • 步驟 3/8
    生薑拍扁、蔥頭切長段,葉子綁蔥結
  • 步驟 4/8
    生薑、蔥結塞入雞腹內。(表面可以擠一點檸檬汁)
  • 步驟 5/8
    用較大的盆子盛起,放入蒸鍋內,隔水大火蒸25分鐘左右(視雞的大小而定時間,3斤左右的雞大約蒸20-30分鐘)
  • 步驟 6/8
    蒸好後取出整隻雞,腹內的薑片、蔥結丟棄,斬件擺盆。(另一半趁熱撒下鹽粉,塗抹全身,醃製1—2兩天後可以煲鹹雞粥或做客家鹹雞。)
  • 步驟 7/8
    蘸料製作:生薑剁成末,加少許香油、椒鹽粉調配。另一種:蔥花或蔥頭加醬油攪拌即可。
  • 步驟 8/8
    皮脆肉嫩的白切雞,開動吧~
小貼士

切記要掏乾淨雞腹腔內靠背部位置的那塊淤血,也叫肺。不掏乾淨肺部容易蒸不熟,也不衛生。蒸好時,不確定是否熟透,建議用筷子輕輕捅一下雞的後背,肋排位置,能不費力地捅穿後背進入肚子,拔出來沒有血水,只冒出一絲的油水,且雞皮緊繃呈油黃髮亮時,就可以起鍋了。稍放涼片刻切塊即可。蘸料也可以蒜蓉加香菜調配,按個人喜歡吧,可以調好幾種蘸料供大家選擇~~

釋出於 2019-02-28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