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燕”典故
福州的地方風味小吃中,能夠和鍋邊糊並列舉國無雙的,只有“太平燕”了,也稱“小長春”。
福州人有語,“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 福州的喜慶筵席上必須要有一道用鴨蛋和肉燕共煮以表示祝福的大菜,“太平燕”。特別是在婚宴上,當太平燕上桌時,方為婚宴的高潮,此時鞭炮齊鳴,客人停箸,而新郎新娘要環繞全場,向賓客敬酒,待敬酒完畢,才可以品嚐這道太平燕。其實福州人平時在家也常吃肉燕的,買來做好的燕皮,包上一些放在冰箱裡,隨時煮來做點心。
燕皮是用精選豬後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細條,用木棰搗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細孔絹篩篩過的薯粉和適量清水,反覆攪拌,不斷壓勻,初成硬坯,然後放在條板上,軋輾成薄片。敷上一薄層薯粉,摺疊起來,略幹為鮮燕皮。繼續晾乾為幹燕皮,一般包裝久貯一年不壞。包餡前,用刀切燕皮成約二寸左右方片,待用。餡選瘦豬肉和蝦米、荸薺、紫菜等共剁成醬,後加少許醬油、蔥白調味,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表如石榴狀,蒸熟即成肉燕。
我們家每逢過年過節,這份太平燕——扁肉燕是少不了的。肉燕不但可以當主食,也可以當點心,包點放冰箱真的是很方便。我弟弟尤其愛吃,他是屬於無燕不歡型的。
按個人喜好來調肉餡的,荸薺可放可不放。蒸扁肉燕的時候一定要十五分鐘左右才會透,也不能蒸太久,否則會太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