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朋友的臺灣老總一起吃飯,因為夫人來武漢遊玩探親,給我們倆人帶來的禮物就有這臺灣傳統糕點---鳳梨酥。說起它,我最初的記憶是在九十年初,臺灣人在武漢開的第一家糕點店“特康”,它不僅帶了了很多新鮮好吃的糕點,還帶來一種休閒的概念,大家在店裡一邊吃著好吃的食物,一邊品咖啡,奶茶。。。和同學開闊天空,無拘無束的聊天。因為在那個年代,大陸很少有咖啡廳,有的只是食品店。也是在那個店中我第一次認識了“鳳梨酥”,也喜歡上了它。臺灣盛產菠蘿,因為菠蘿的閩南話發音為“旺來”,與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差不多,所以在臺灣都稱其為鳳梨,在民間習慣,菠蘿又代表“旺來”“旺旺”的吉利意義,因此這款小點心,深受臺灣民眾喜愛。正宗的鳳梨酥皮薄餡大,結合西式派皮與中式鳳梨餡料所製成的“鳳梨酥”,其外皮酥鬆化口,鳳梨內餡甜而不膩,其中為了口感需要,通常會新增冬瓜,成品非常好吃,也有的在鳳梨冬瓜餡的基礎上加些鹹蛋黃,口味更佳。不管如何,好吃的“鳳梨酥”逐漸成為最具代表性,也讓人最喜歡的臺灣拌手禮物之一。參考了網上(君之)的配方,就開始準備製作啦。連做了兩次,第一次,原配方中冬瓜與菠蘿2:1的比例,但我冬瓜買少了,幾乎我將比例顛倒,菠蘿用了兩份,再適量加入些麥芽糖;而且在熟冬瓜和菠蘿一起用攪拌機打碎沒有擠幹,因此炒制的時間非常長;這樣製作出的鳳梨餡有點酸,但果肉的清香味保留下來了,味道不錯。送個好友他們吃,都很喜歡這酸甜口味的鳳梨餡料,讓我不要改回配方。第二次,我適量增加了冬瓜的量,冬瓜和菠蘿的比例幾乎上是1:1,而且將它們攪拌後分別瀝乾水分,這樣炒餡花的時間較少,還得到了一杯菠蘿和冬瓜汁享用,也挺好。製作好的餡料嚐了一下,酸味是少了一些,但整體口感不錯。關於包餡,也是做好鳳梨酥的一個重點,鳳梨餡比較粘軟,而酥皮面團也較軟易裂,因此包的時候不易控制。注重手法慢慢包裹,反覆多練習。新手開始可以先改成皮和餡1:1或3:2的比例來包,熟練以後,一定要改回2:3哦,這樣“薄皮大餡”的鳳梨酥,才會真正的誘人可口哈。但是我覺得餡料包得多,當然好吃好看,但是也不要太注重,慢慢的學習後就可以有提高,就是一個孰能生巧的過程,多做幾次就好啦。
1 製作鳳梨餡的時候,沒有擠去水分, 直接放入鍋中炒幹, 這樣比較費時, 建議還是先脫水比較好,但要注意不要炒太溼,會不好包;
2 我用的原料菠蘿的比例較大, 剛好和原配方相反, 口感有點偏酸, 但是能保持水果的清香味, 味道更贊;
3. 包鳳梨酥,雖然看上去簡單,但實際是難度比較大的一個步驟。首先鳳梨餡比較粘軟,其次酥皮面團也較軟易裂,因此包的時候不易控制。注重手法慢慢包裹,反覆多練習,才會熟能生巧。新手開始可以先改成皮和餡1:1或3:2的比例來包,熟練以後,一定要改回2:3哦,這樣“薄皮大餡”的鳳梨酥,才會真正的誘人可口哈。
4. 烤的時候,要用模具,因為放在模具裡才會形狀比較好看。如果沒有模具,可以用一個模具壓成形狀來烤。但烤的時候,麵皮會變形不好看;
5. 密封儲存4個小時以後,鳳梨餡裡的水分和糖分會慢慢向皮裡滲透,到時候再品嚐,口感更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