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菜,好味不好看。可能是山雞食物鏈的多樣性、放養時間長,吃過之後,俺很久都不做雞為食材的菜式了。就榛磨幹品而言,它嫩、滑、爽的口感,除了雲南的雞蓯有一拼之外,是其它菌類,所沒有的,唯一的缺陷,就是缺乏香味。所以做這個菜時,沒像常規東北菜中加入八角等大料去增味燉煮,只用香菇來增鮮提味,加上再用山雞替代土雞去燉制,湯中所帶出的肉香及鮮味,不知道如何來形容它的美味!喝過這個湯以後,再在同樣烹煮條件下,用土雞重新再做一次,吃過之後,那些感覺差別,就像奧拓與寶馬汽車不同層級的一樣。咱是贊成環保的,山雞是朋友送時,說是人工按山雞野生放養條件下飼養,所以也就接受了,從俺做起,人人保護野生動物,一草一木總關情!善待它們,就是對自己子孫後代生存的環境負責,別到時說北京上空的霧霾是因炒菜時的油煙引起的!
1、步驟6的山雞醃製次序要先用味料抓勻吸收後放澱粉上漿再封油。
2、步驟11中,下雞塊不劃散,就是要保持上漿能夠封住肉雞的肉汁;在煮開後再下料酒,不在醃製雞塊時放入料酒,是因要澱粉上漿,會封住酒精不能揮發,要產生怪味,料酒除羶在沸騰受熱會揮發酒精,因此有更加好除羶效果。
3、這是可菜可湯菜品,加鹽調味要最後下,過早加鹽,會讓肉的蛋白質變性,不能釋放出肉質特有的營養物質,在醃製時,放鹽是讓雞塊有基本味,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