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燴飯,可得如下結果。燴飯,也就是巴渝人常說的“懶飯”,在某些地方又稱為“燴飯”。這種飯歷史悠久,據傳最早起源於漢代,其創制發明者為樓護。古往今來,何以會有那麼多人鍾情“燴飯”呢?原由很難一言概之,主要的不外乎以下幾方面:首先是味道鮮美。“燴飯”容量較大,冷菜、炒菜、燒菜、炸菜、醃菜、滷菜等等,全都可以入鍋與飯同燴。這樣燴出來的飯菜,比起任何一種單獨的飯菜,味道豐富得多,屬集眾味於一鍋的佳餚美味;其次是養分充足。國人的飲食講究“三素一葷”,所謂“三素”,即指穀物類、蔬菜類以及果品類食物。而“一葷”則是指肉類食物。一般,“燴飯”中至少包含了“兩素一葷”,養分充足,基本符合國人的飲食原則。
1.燴汁一般是使用生粉水來勾芡,勾芡用的生粉水,最適合的比例是水:生粉 = 2:1,製作出來的燴汁濃稠度剛剛好。燴汁一定要有濃度,才能包覆住食材和米飯,將飯和料融合為一體,也不會把飯粒泡得軟軟糊糊的。太濃稠的燴汁則是吃起來太黏,口感欠佳。
2.肉類和耐久煮的蔬果要充分煮熟入味才好吃,同時也能讓所有食材的味道充分融合於燴汁中,米飯才會吸收豐富的好味道。所以有些較難燉爛的大塊肉類食材,可以先用壓力鍋煮至軟爛入味,不然就要選擇肉片或易熟的部位來料理。至於葉菜類和海鮮則不用煮太久,以保持葉菜的青脆和海鮮的軟嫩。
3.如果不想使用生粉勾芡,也可以用食材代替。有些天然食材本身就有黏稠的成分,例如土豆、秋葵、金針菇、絲瓜等。
4.剛煮好從鍋中盛出的米飯,溫度高、口感佳,淋上剛煮好的燴料最美味。燴料只要變冷就不好吃了,所以米飯的溫度若是不夠,也會讓燴料快速降溫。至於在電鍋中保溫超過8 小時以上的米飯,雖然溫度夠熱,但是水分已大量散失,吃起來較乾硬,會讓燴飯大大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