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的炒疙瘩是老北京的一種招牌小吃,其實炒疙瘩原來是蘇州的一道菜,後來乾隆去蘇州吃到了炒疙瘩,頓時覺得人間美味,這才帶到了北京。在清末,北京有一小餐館兒,裡面的老闆那被稱為“穆桂英,穆老闆”這是為什麼?原來是清末,社會比較封建,總覺得女人應該在家相夫教子,不能出來自己工作,而這個“穆老闆”卻帶著一眾女人,在路口開了一家叫“廣福館”的飯店。店址居東朝西,把著衚衕口,得拐個彎才能繞過去,是來往行人的必經之路。店裡掌櫃兼掌勺的,是一位臉色泛紅而矮胖的中年婦女,姓穆,主顧們起初稱她“穆大嫂”,後來有食客覺得這家餐館所佔地勢在路口“要衝”,儼如一座寨子,“寨主”又姓穆,看去敦實健壯,渾身是勁兒,店裡的招待也都是女輩,就聯想到穆柯寨的穆桂英,便稱“穆大嫂”為“穆桂英”、“廣福館”為“穆家寨”了。此呼一傳,好打鑔的京人就跟著學舌,有了輿情,“穆桂英”和“穆家寨”就叫開了。而“穆家寨”的炒疙瘩,因為經濟實惠、耐飢、筋道,故而大受食客們的歡迎,成了“穆家寨”的主打菜品。吃個炒疙瘩還有這麼多學問,看完了別等著,做碗炒疙瘩犒勞自己吧~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