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剪刀面
1.4萬 熱度 121 收藏
曼雲染墨丶若流雲

剪刀面是山西省的漢族麵食小吃。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名,又因剪出的麵條呈魚形,亦叫剪魚子,其製法起源於隋末。剪刀面有此夫妻相助之情、知己謀業之誼,加之太原人嗜面,又有剪刀之利,為剪刀面的世代相襲提供了物質文化基礎,故太原傳承能千年不衰。剪刀面之面,和時加鹽少許,和好略硬須餳。湯分濃淡,提前備好,而後上火煮沸,持面以剪。剪時左手持面,右手握剪,面剪不離,聲如鵲鳥歸巢之喧,形如銀魚入水之躍,煮時稍悶,配上澆頭,盛碗上桌,即可享用。

時間:10-30分鐘
食材
2g
鹼面 0.2g
冷水 100g
烹飪步驟
  • 步驟 1/12
    麵粉200g加2克鹽和0.2克鹼拌勻(加鹽和鹼能讓麵糰更好的起筋)。
  • 步驟 2/12
    倒入冷水約100克,可以邊倒邊拌,也可基本上倒完再拌(稍微留下來一些水,因為麵粉的吸水性不同)。
  • 步驟 3/12
    拌成無干粉的絮狀。
  • 步驟 4/12
    揉成團,這時的麵糰是較粗糙的,蒙上保鮮膜,蓋上一塊溼布,餳上10分鐘。
  • 步驟 5/12
    餳上10分鐘後再來揉1-2分鐘,再蒙上保鮮膜,蓋上一塊溼布,餳上10分鐘。反覆兩次就得到光滑的麵糰了。
  • 步驟 6/12
    然後在麵糰的表面抹一層薄油,裝入保鮮袋中,蓋上一塊溼布,再餳上30-60分鐘。
  • 步驟 7/12
    餳好的麵糰非常的柔軟又有彈性,將其整理成兩頭略細的橢圓體。
  • 步驟 8/12
    案上撒些麵粉,將面魚剪到案上。而後再撒些麵粉抖散。
  • 步驟 9/12
    下面魚的時候將多餘的麵粉抖掉,這樣不糊鍋。
  • 步驟 10/12
    煮到面魚全部浮起,點1—2次水再次煮開。
  • 步驟 11/12
    然後將煮好的面魚撈入冷開水中備用。過水後的面口感清爽勁道,不粘糊。
  • 步驟 12/12
    成品圖。
小貼士

1.麵粉的吸水性不同,加水時要慢加留有餘富,最終的麵糰是硬麵團即可。

2.麵糰經過三揉三醒後便可以輕鬆的達到光滑、柔軟且富有彈性。

3.剪刀面下鍋之前要將多餘的麵粉抖掉,這樣可以避免糊鍋。

4.如果是邊剪邊下鍋的話,整個剪面過程不要讓水沸騰,剪完了再開大火煮,這樣面魚受熱均勻。

釋出於 2024-03-09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