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客家葫蘆釀
4.9萬 熱度 175 收藏
waggon緊張

老公是廣西客家人,酷愛廚藝,每逢週末、節假日總是露一手客家傳統的釀菜。說到客家釀菜,感覺到無所不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蓮藕、釀蘿蔔、釀腐皮、釀辣椒、釀豆角、釀豬紅、釀雞蛋、釀冬菇、釀蔥白……傳說釀菜與客家人從中原南遷飲食習慣改變有關。從中原遷徙自南方的客家人,因思念家鄉美食,而遷移當地又沒有包餃子用的麵粉,只好就地取材,用不同原料、蔬菜等代替餃子皮包裹餡料,這就形成了多樣的客家釀菜文化。客家釀菜做法獨特,烹製手法也多樣。通常釀菜的餡料以各人口味或家庭豐儉而定,一般採用五花豬肉,配上少許香菇、魷魚、蝦仁等剁碎成餡泥。今天,就依樣畫葫蘆,先跟老公做一個葫蘆釀。廣西客家人喜歡吃梨形的大葫蘆,肉厚鮮嫩,由於上海買不到,所以用長條形的葫蘆代替(俗稱夜開花)

時間:10分鐘內
食材
葫蘆 1個
豬梅花肉 180g
豆腐 50g
雞蛋 1個
小蔥 4根
鮮香菇 2朵
3g
3g
生抽 3g
生粉 5g
烹飪步驟
  • 步驟 1/9
    葫蘆削皮,然後切葫蘆片,用菜刀斜向切8毫米薄片,薄片中間用刀切一條縫,後面用來夾釀心,注意不要切斷。
  • 步驟 2/9
    切出來的薄片是這個樣子。通常為了方便,可以先切中間那條縫,然後把薄片切下來。
  • 步驟 3/9
    全部葫蘆片切好是這個樣子。
  • 步驟 4/9
    接下來開始做肉餡,豬肉切成1釐米見方的肉丁,後面剁肉餡容易剁碎,(我喜歡用去掉肥膘的梅花肉,肥油比較少,吃起來沒減肥的罪惡感。不怕肥的可以用五花肉,口感更細嫩。)小蔥、香菇、豆腐切碎,一起剁成肉餡。
  • 步驟 5/9
    剁好的肉餡是這個樣子,每塊肉丁都剁爛,看不到成塊的肉就行。
  • 步驟 6/9
    把肉餡放在大碗裡,放鹽、生粉,打入一個雞蛋攪勻(雞蛋的作用是讓肉餡口感鮮嫩,小的草雞蛋放1個,如果雞蛋比較大隻放蛋清就行,否則肉餡太稀,釀的時候會溜出來)
  • 步驟 7/9
    開始釀葫蘆,用筷子夾著肉餡塞進葫蘆片的縫隙裡,我喜歡用筷子,免得弄得手上都沾滿肉餡,洗起來麻煩。釀到肉餡和口子平齊就可以了,不要塞太多,太多的話煮的時候會跑出來。
  • 步驟 8/9
    全部葫蘆片釀好後,燒熱鍋,放油,然後把葫蘆釀開口向上擺到鍋裡面(一定要熱鍋放油,否則容易有鐵腥味;一定要開口向上,不然有些肉餡會跑出來)。 然後澆上生抽,放50g水,水不要放太多,因為葫蘆會出水的。 大火燒開,轉小火煮十分鐘就熟了。中途可以用鍋鏟撩一下底部,避免糊鍋。
  • 步驟 9/9
    一盤鮮嫩多汁,葷素搭配的葫蘆釀就出鍋了。因為只有肉餡放鹽,葫蘆沒放鹽,所以肉餡鹹度適中,而葫蘆清甜,味道是非常具有層次感的。 兒子非常愛吃,每次都忍不住當飯吃,如果不攔著,估計能幹掉一盤。 這麼好吃,你也可以的,有空給家人做一盤嚐嚐。
小貼士

1、切葫蘆片的刀工很關鍵,要用刀頭,切的夠深,但有不能切斷,確保能把肉餡夾住。

2、大火燒開,小火燒熟,避免水沸騰太厲害導致肉餡跑出來。

3、肉餡如果釀不完,做成肉圓子燒熟口感也是鮮嫩的。

釋出於 2020-08-05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