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拉條子
8.8萬 熱度 98 收藏
早起搬磚了

拉條子是新疆各民族喜愛的特色小吃。新疆的拉條子,俗稱拉麵,它是新疆當地的一種快餐。新疆人吃拉條子那是百吃不厭。就是內地人到了新疆,都要品嚐拉條子的美味。拉條子的做法,和北方的做法幾乎差不多,僅僅是在面上的“澆頭”有所不同,這個“澆頭”就是清真,所以出現了不同的吃法。新疆人過去把它叫“捋面”,或者“拌飯”,上世紀50年代以後,漢族人以它的自作方法才形象地稱呼它為“拉條子”。據說在過去,如果是正宗的維吾爾族餐館,你要說吃拉條子,人家根本不知道你要吃啥。做拉條子講究的是選面、和麵和炒菜的技巧。首先就是選面,新疆冬天比較慢長,這就形成了面細而勁道,是做拉條子的好面。和麵是又一個硬功夫。和麵講究“和硬醇軟”。和麵也有嚴格的要求,先用涼水輕輕灑在麵粉之上,將面打成“索”。手指第二個關節以上不能見糊,否則便是“傷水”面,一拉就斷,一煮就爛。然後揉成團,再放些許鹽水。鹽不能太多,多了拉不開;也不能太少,少了沒筋道,接著反覆揉麵,把面揉如綢緞般光亮再將面醒30分鐘—1小時。最後把面搓成條,抹上清油後再醒,等面“醒”好才能拉。有的老人喜歡把面搓成指頭粗細的條,像蛇般盤在盆子中醒。從和麵到拉麵,最少也得1個半小時。再就是做拌菜,必須得用新疆羊肉,有西紅柿、辣椒、辣皮子、洋蔥一定不能少,再就是搭配一些蔬菜,毛芹菜、土豆,還有一些時令菜、韭菜、蒜薹、豇豆等等,這些都是做拌菜的好食材,新疆的拌菜已經發展了幾十種了。在過去吃拉條子,一般都要用油潑的辣面子、蒜泥和老陳醋做佐料。現在一些人還是保持了這個飲食習慣。將菜放在面上,再拌上這些調味品,色彩鮮豔,香味撲鼻而來,讓人忍不住流口水。新疆自從有了拉條子,如果在餐館吃了一盤未飽,可以加面,直到吃飽為止,這個加面是不收費的。一般新疆人都用12寸盤來裝拌麵的,這也體現了新疆大盤的特點。現在拉條子也是鄉情,已經深深融入新疆人的血液。那些定居在內地的新疆人,尤其是在南方的新疆人,能吃上一盤拉條子,就是解了思鄉之情。

時間:30分鐘-1小時
食材
麵粉 500g
羊肉 200g
毛芹菜 300g
清油 50g
6g
西紅柿 200g
洋蔥 50g
辣皮子 10g
雞精 2g
生抽 5g
烹飪步驟
  • 步驟 1/20
    主料:麵粉、羊肉、毛芹菜 輔料:植物油、鹽、辣皮子、青辣椒、洋蔥、胡椒粉、西紅柿、生抽、雞精
  • 步驟 2/20
    麵粉里加少許涼水拌均勻
  • 步驟 3/20
    再加鹽水和成光滑的麵糰,用保鮮袋裝好醒1小時,再把醒好的麵糰再多揉揉,把麵糰揉的稍微變硬即可
  • 步驟 4/20
    用擀麵杖擀成厚1cm左右的長方形
  • 步驟 5/20
    用刀切成每條寬2cm左右的長條
  • 步驟 6/20
    用手搓成圓形的條(無名指差不多粗細),手上沾點植物油,在把長條在手上搓一遍,這樣每個長條都沾上植物油
  • 步驟 7/20
    大盤子刷上植物油,把長條都盤在大盤子裡,蓋上保鮮膜繼續醒30分鐘以上(至少30分鐘)
  • 步驟 8/20
    毛芹菜洗淨切段
  • 步驟 9/20
    青辣椒洗淨切絲,辣皮子泡泡切末,西紅柿洗淨切塊
  • 步驟 10/20
    羊肉切片,洋蔥切絲
  • 步驟 11/20
    用蘇泊爾火紅點2代無油煙炒鍋,鍋燒熱,加入植物油,鍋底火紅點變成實心紅色,說明達到最佳烹飪溫度180℃左右
  • 步驟 12/20
    辣皮子爆炒出香味,這樣可防止油煙的產生,下羊肉翻炒出香味
  • 步驟 13/20
    加洋蔥翻炒均勻
  • 步驟 14/20
    加西紅柿翻炒均勻出水分,加毛芹菜、青辣椒
  • 步驟 15/20
    加鹽翻炒一會出香味
  • 步驟 16/20
    加生抽、雞精、胡椒粉
  • 步驟 17/20
    翻炒均勻即可
  • 步驟 18/20
    煮鍋加水,大火燒開,把醒好的麵條,一手捏一頭,往兩邊拉,拉好的放在面板上,8-10根一堆,右手一次抓住五根左右拉條子頭,左手開始把面纏到手上,兩手之間距離不要太遠,雙手一收一縮並甩打再面板上進行拉麵,以此類推,都這樣拉(沒人拍照,就看文字描述吧)
  • 步驟 19/20
    水裡加少許鹽、下拉條子,用筷子稍微攪一下
  • 步驟 20/20
    拉條子飄起,撈起過涼水裝盤,把炒好的澆頭倒在上面,吃的時候拌均勻即可
小貼士

拉麵條左手拿著一頭,右手慢慢往外拉,手感就是覺得面很勁道,要慢慢拉開變細

拉出來的拉條子一般5根左右最好兩手纏著拉,兩手纏手的時候,距離不能太遠,這樣好拉

由於每根麵條長短不一樣,如果有的麵條已經沒有了,那就拿住尾部拉

釋出於 2019-12-03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