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菜名糾結了好久,我的筍乾是從皖南郵寄過來的,包裝上寫的是燕筍,燕筍是比春筍還早的一種小徑竹筍。雷筍也是小徑竹筍,有人說雷筍比燕筍還早,在春節前後就可以上市了。雷筍是天目山的品質最佳,燕筍是皖南績溪的最好。據說這兩種筍都可以製成筍乾,但是燕筍更勝一籌。這樣看來,對於無法享受以秒計算新鮮與鮮美的雷筍的廣大人民來說,還是買包燕筍乾最實際。無論如何這個從皖南郵寄過來的小筍口味真的是絕佳,無論燉、炒、煮皆是鮮嫩無比,一盤筍乾絲炒肉乾掉三碗米飯,滿足了嘴巴還不長脂肪。筍是徽菜的主要原料,在徽州地區無論春夏秋冬,啥個菜裡都會有幾根筍絲。第一次品嚐這種小筍是在三月裡,黃山腳下,這種小筍綠黃脆嫩,臨走時買了些乾的帶回家,第二次去黃山才知道乾的是去年的存貨,當年的乾貨要到夏天才能制好。如果沒有看到舌尖2“時節”的介紹,此菜名就是“筍乾絲炒肉”,也就不再糾結。
1.幹筍一定要先泡再煮,才能真正回軟。我採用與骨頭湯一起煮的方式,即得到了鮮美的高湯,又有被高湯調了味的筍。
2.此道菜我用了些榨菜,榨菜是鹹的,放鹽時要仔細。同時榨菜還可以使菜味更加鮮。
3.這是道下飯菜,多煮點米飯,否則會感到吃的不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