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媽媽的大補煲雞
7.5萬 熱度 774 收藏
綺春樹

這是我和媽媽一起做的一道菜,每次放寒假回去,老媽都會親自做這道大補雞給我吃,真的是好暖心暖肺暖肝啊~步驟並沒有很複雜,只是為了大家能更好的瞭解“我媽媽的味道”,所以我把菜譜照片拍得很細,今年事情很多,我們全家都去了三亞工作了,我開學壓力也蠻大的,幾乎一年沒釋出和關注什麼好豆菜譜了,不過大家的關心我都收到了,謝謝大家哈!其實應該也不算是“雞湯”,燉煲出來的雞隻有醬汁沒有湯汁呢,我們家都是用來沾雞肉吃的,這麼肥的雞如果煲成湯的話太肥太膩了呢。白芨具有較好的收斂止血,消腫生肌功效。枸杞清肝明目,紅棗補氣養血,黨參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還可降血壓降血脂。雞肉有溫中益氣,補精添髓,補虛益智的作用。《神農本草經》上說常吃雞肉能通神;這道雞肉菜譜有健脾胃、補氣益血、提高人體免疫力、強壯身體、延年益壽等作用。希望大家多多食用哦~尤其適合秋季養生哦!

時間:1-2小時
食材
肥雞 2500g
紅棗 大約13顆
枸杞 適量
幹香菇 大約30朵
幹木耳 適量
黨參 大約2條
白芨 適量
適量
適量
醬油 少許
耗油 適量
滿滿1個半勺
雞精 1平勺
烹飪步驟
  • 步驟 1/18
    首先先取出雞油哦~越肥的雞越好哦,太廋的雞仔燉一個小時基本沒肉了。這是我媽媽說的,雞油可以留著炒菜煮雞飯,超級香的!
  • 步驟 2/18
    幹香菇,黨參,白芨,紅棗泡水泡發,大約要20分鐘左右哦。(木耳和枸杞也要泡發哦,忘記拍圖了)
  • 步驟 3/18
    薑切片,不要太薄,大概3~5片就可以了,蒜頭切塊,這樣熬湯不容易融到湯裡影響口感哦。
  • 步驟 4/18
    雞肚子掏空後(可以在菜市場叫別人幫宰殺取內臟的),加滿滿一勺鹽進雞肚子裡。(勺子大概是嬰兒吃米糊的那種大小哦!)
  • 步驟 5/18
    再加大約半平勺的雞精哦!(我們家是雞精和味精混合的,因為味精吃多了不好,但是雞精也代替不了味精的味道呢。) 放完後要伸手進去把雞肚子裡的鹽和雞精抹勻哦!這步也蠻重要的,如果不抹勻的話,燉熟的時候雞肚子會很鹹的,而且也不夠入味。
  • 步驟 6/18
    黨參和白芨切段,香菇切半,紅棗去核(如果有耐心的話,嘿嘿。),倒幹水後晾一會水分。
  • 步驟 7/18
    把黨參和香菇還有紅棗放一半進雞肚子裡,這是為了讓藥材的功效融合進雞肉裡,而且味道會更好,這樣的話等熟的時候不會只有雞皮才有味道了!
  • 步驟 8/18
    之前忘記拍枸杞泡水的圖片了,所以這裡補拍,步驟繁瑣了一點,不好意思哦!枸杞也是放一半留一半。(枸杞對眼睛是非常好的呢,學生不妨常吃哦!)
  • 步驟 9/18
    這裡就是技術活了!要把雞腳掰進雞肚子了,有三個好處!1,防止燉煮的時候雞肚子裡的材料跑出來。 2,為了更加美觀!(過節祭祖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這麼弄哦) 3,當然是為了放得進我家的高壓鍋壓!嘿嘿嘿!
  • 步驟 10/18
    把剩下那一半的材料都鋪進鍋底。
  • 步驟 11/18
    把一整隻雞放進去,但是要注意雞頭朝上彎好哦!不然燉出來的雞就成了“歪脖子”雞啦~
  • 步驟 12/18
    放好後還要再雞身上再抹半平勺雞精哦,(鹽也可以放少量,這個要看雞的大小,我媽媽買的這隻雞比較大,所以要再放一次雞精)
  • 步驟 13/18
    加少許醬油,不要太多,因為前面已經有多量鹽調味了,醬油本身是鹹的,所以適量就好,主要是為了上色。我家用的是海天白醬油。
  • 步驟 14/18
    耗油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啦!又美味又容易上色!這個也放適量就可!
  • 步驟 15/18
    前面又忘記拍木耳泡發的圖了~~~~木耳不需要加進雞肚子裡,直接撒在表面上就好啦~最後還要加上一碗水哦,因為這麼肥的雞如果煲成湯的話太肥太膩了呢,所以應該算是有“醬汁”沒湯汁了呢!(親們也可以加多水燉成雞湯呀!)
  • 步驟 16/18
    我家是用的美的的高壓鍋,直接按一下煲湯的按鈕就可以了,時間大概是一個小時左右!(用電飯鍋其實也可以的哦!)
  • 步驟 17/18
    大概半個小時的時候需要排氣開蓋子,幫雞翻一下身,嘿嘿,為了讓它燉的更均勻點。接著再蓋上蓋子繼續燉就好啦!(有需要的話可以再按一次按鈕,或者設定一下時間把剩下的半個小時煮完。)
  • 步驟 18/18
    噹噹噹當~這是成品圖啦,老媽知道我要拍照是為了上傳菜譜後,就堅持要給雞嘴叼一個小紅枸杞,(說這樣多漂亮呢)哈哈!
小貼士

1,燉好之後不要忙著揭開鍋蓋,關上火之後再燜10分鐘左右,這樣讓味道全入到雞肉裡面,之後就可以盛出來吃了。

2,在給雞翻身的時候注意用筷子插進雞翅或雞腿的夾肉處,這樣才好翻身哦!(高壓鍋開蓋小心高溫水蒸氣哦!)

釋出於 2019-09-10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