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雲南家庭,估計誰家都至少會有個醃菜罈子,“冬月醃菜、臘月醃肉”是多少年來亙古不變的習俗。
雲南的酸醃菜用小苦菜(屬於芥菜的一種,十字花科)的居多。滇西北地區,還習慣用箭麥菜(諧音)和麥藍菜來做酸醃菜。麥藍菜是石竹科麥藍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新鮮的時候有苦味,做成醃菜之後很香;箭麥菜是鋸齒狀的葉緣,我百度了一下實在找不到它的學名究竟是什麼,和苦芥有些類似,其實樣子跟北方的雪菜長得有點像。
今冬,在帝都買不到麥藍菜和箭麥菜的我,以北方的雪菜為材料,做了一罐酸醃菜,口感和味道竟然與家裡用箭麥菜做的極接近,只是沒有麥藍菜的加入,自然是少了些清香,而多了些韌勁。
食材間的互通似乎就是這樣,形態氣味類似,出來的成品也差別不會太大。我一直對此有篤定的自信,面對沒有嘗試過的食材,總相信只要讓我望聞問切,就能想出它的味道,付諸現實似乎不是太難的事。我常常想,這樣的能力要是也能擴散到其他的一些方面就好了。
1、揉醃菜的時候一定要戴手套,不然手會被醃得很疼的。我媽說做醃菜最大的竅門就是一定要使勁揉使勁揉,多揉一會兒,這個是關鍵。(揉的時候雪菜會有類似衝菜的味道,這點跟小青菜醃菜不同,但是也有些類似箭麥菜的特點,會覺得很辣眼睛,我反正是流淚了,也沒找到好的辦法解決)
2、辣椒和鹽根據自己平時的口味酌情放就行。
3、裝醃菜的瓶子不能有生水和油,最好提前用開水消毒後晾乾,或者倒點白酒晃一下再倒掉。全程不能沾油,一定不能沾油。
4、最好要裝滿,不然醃菜走氣了就味道不好了,裝滿後上面再蓋上一片洗乾淨的白菜葉或者芥菜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