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Povitica千層核桃巧克力麵包
17.5萬 熱度 40 收藏
撲爬撲爬塞桽

從網上查到說,Povitica發音是 Pov-e-Tee-za或者Poh-TEET-sah,從斯洛維尼亞詞 poviti來的,意思是“捲起來”(to wrap in)。在東歐是節日麵包,所以餡料超級腐敗,當地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方法,最傳統的方法是用核桃做餡。我第一次用的胡桃感覺更香,如果用榛子就成了nuttela味道了。

好吃到沒有語言可以形容,我問小龍好吃嗎,他只說了“嗯嗯~~~~嗯嗯~~~~my godness~~~\"就忙著吃了。建議大家在做好餡料的時候就可以多聞聞,那個味道真是醉了。

我第一次做的時候輕敵了,以為和肉桂卷差不多的方法。做出來的味道當然還是好吃,就是形狀很不滿意,才去網上查查影片看別人怎麼做。結果別的麵包都有美國人在網上PO做法,這個麵包能找到的影片極少,只有幾個歐洲的老奶奶顫顫巍巍地在演示。網上看到說,當地也很少有人在家做這個,因為整形實在有點費勁。

強迫症又犯了,做不好就特別難受,恨不得馬上去重做。失敗也有好處,能積累經驗。

【製作難點】

1,把一塊小麵糰拉扯成薄厚差不多的能透亮的薄度。所以麵糰雖小,但是需要一個能做4-6個人大桌子才能鋪開。

2,過薄的麵皮容易粘到桌子上。

3,堅果餡料粗糙、粘後,均勻地抹在麵皮上又不能把麵皮弄破。

4,動作不能太慢,防止發酵過度。

5,卷好後,因為皮薄餡多,不好拿起來放到模具裡,隨時有斷裂的危險。

6,因為皮薄,在烤的過程中容易破裂。

但它的味道讓這些工作都值得,很值得一做的方子,建議如果不是太自虐的廚友,就按普通麵包卷的方法整形就可以了,不用弄得特薄。

原方:Paul Hollywood (略有改動,我為了整形時發酵不太快,減少了酵母用量)

模具:9*5 inch loaf pan(23*13釐米吐司模)

因為整形有很多難點,建議第一次做,不要改方子,因為面的筋度和餡料的濃稠都有作者的考慮。等熟悉方子後,在根據自己需要改動。

多做幾次熟練了就不覺得難了,等面鬆弛了,想怎麼扯就怎麼扯。

食材
麵糰部分 適量
中筋麵粉 300克
白砂糖 100克
酵母粉 原方10克,我用5克
7克
無鹽黃油(融化的) 30克
大號雞蛋 1個
香草莢或香草精 1/2個香草莢開啟刮出籽或1/2小勺香草精
全脂牛奶(溫熱) 155克
餡料部分 適量
無鹽黃油 60克
全脂牛奶 3-4大勺
核桃仁 200-280克
可可粉 2大勺
蛋黃 1個
其他用料 適量
無鹽黃油(融化的,整形時抹面皮用) 15克
蛋清(入烤箱前刷麵包表面用) 1個
一張大布單子 適量
烹飪步驟
  • 步驟 1/26
    【做麵糰】我用的廚師機,把中粉和糖放到缸裡,放進鹽和酵母粉,再加入融化的黃油、雞蛋、香草精或香草籽和溫熱的牛奶。低速攪勻,2檔揉10分鐘左右到出膜,麵糰光滑有彈性。
  • 步驟 2/26
    【發酵】把一個碗底部稍微抹油,把麵糰放進去進行一發,到手指按下緩慢彈回,我發了1個半小時。
  • 步驟 3/26
    【做餡料】把黃油、牛奶放到小碗裡,微波爐加熱到黃油剛剛融化即可。備用。
  • 步驟 4/26
    把核桃仁、香草籽或香草精、糖、可可粉放到打碎機裡,打碎到像沙子一樣的狀態。加入蛋黃、黃油牛奶混合物,打勻即可,備用。
  • 步驟 5/26
    【整形】用一個至少4-6人做的大桌子,鋪上一層布單,在上面輕輕撒一些麵粉防粘。
  • 步驟 6/26
    把發好的面放到布單上,擀成一個長方形,大概50*30釐米。(我自己做的時候實在沒手照相了,就找了網路影片截圖,希望大家能看清楚)
  • 步驟 7/26
    把15克融化的黃油均勻地抹在麵皮上。
  • 步驟 8/26
    把手抹點散粉,伸入到面下面,慢慢把面抻長。如果面阻力大,就再鬆弛5-10分鐘會很好扯。
  • 步驟 9/26
    拉到一定大小的時候手就不夠長了,還要用上胳膊,像圖裡一樣。
  • 步驟 10/26
    作者寫最後的麵皮大小為1米*60釐米。總之是在不破的範圍內儘量能半透明。(即使破了小洞也不要慌,不影響的)
  • 步驟 11/26
    抹餡料。因為放置了一段時間,如果餡料變得太稠,可以兌一點點牛奶稀釋一下。
  • 步驟 12/26
    在麵皮四周邊緣留出一點,用抹奶油的刮刀,把餡料儘量均勻地抹在麵皮上。
  • 步驟 13/26
    像圖裡一樣,用布往前推著麵皮長邊捲起來。這樣比用手卷要均勻、快。模具抹油備用。(也可以像做燒餅一樣,一邊卷一邊扯麵再卷,這樣又會多出很多層)卷破了也不要慌,最後摺疊在一起後就不會有影響。
  • 步驟 14/26
    【不同的整形方法】U字型。我覺得最難。把卷好的長卷拿起來,放到模具裡呈U型,然後把順著把另一半摞在上面也呈U型。好像兩個U字上下摞在一起。這個難在,卷的長度粗細要合適,我第一次做,盤到一半的時候,卷就不夠長了,盤不出兩個U字。
  • 步驟 15/26
    雙卷法。把長卷切成兩半,只放一半到一個模具裡,呈U型。我沒試這個方法,如果用這個方法別忘了準備兩個模具。
  • 步驟 16/26
    三卷法。先在桌子上做好形狀。
  • 步驟 17/26
    在放到模具裡,這樣做出的就是三個卷卷並排在一起。
  • 步驟 18/26
    這個最簡單,直接放到中空蛋糕模具裡。
  • 步驟 19/26
    U字內扣法。如圖,把U字的兩個小尾巴內扣在麵糰裡。
  • 步驟 20/26
    這個是最難的兩個U字摞一起的一個變種,成功率更高,建議第一次做可以試試這個。出來的形狀更規整。把麵皮從兩頭對著捲起,捲到中間。
  • 步驟 21/26
    拿起一頭疊到中間,再拿另一頭疊過來,像疊包裹一樣。翻過來,介面朝下放到模具裡。
  • 步驟 22/26
    整好後進行蓋保鮮膜,二發。為了麵包在烤的時候不膨脹太多導致撐破薄皮,二發要很充分,手指按下基本不彈回,只要不發過就行。大概發了1小時多些。(我用的第一種方法整形)
  • 步驟 23/26
    烤箱預熱350F/176C。二髮結束後,把蛋清稍微打一下,抹在麵包表面。用叉子或牙籤,在麵包表面扎一些孔。為了要熱氣能在烤的時候排出,不撐破面皮。
  • 步驟 24/26
    烤15分鐘,然後降溫到300F/150C,繼續烤45分鐘。在第20分鐘我的就已經呈金黃色了,蓋錫紙防止上色過深。
  • 步驟 25/26
    拿出後,在模具裡放涼定型10分鐘後再脫模。因為皮薄,餡多又重,剛烤後後特別軟,馬上脫模就散了。
  • 步驟 26/26
    徹底放涼後再切。
小貼士

1,我室溫75F/24C,步驟1中牛奶溫度為115F/46C。如果夏天室溫高於25度,建議再用涼一點的奶,防止發酵過快。

2,揉到出膜對後面的整形有幫助,只有筋度強柔韌性大,麵皮才不容易破。

3,布單是為了防粘。

4,做麵皮的時候不用形狀特規整,有的人做的長方形,有個人做的圓形。我覺得重要的是薄厚儘量要均勻,形狀在其次,因為一卷起來都差不多。我第二次做的時候,儘量把形狀弄成長邊很長的長方形,寬邊基本沒擀開。因為只有長度夠了,才好在模具裡盤起來。

5,做麵皮的時候破一點洞也不要慌張,有一個影片裡的麵皮破了很多破,卷好後也看不出。

6,步驟12,我覺得最合適的厚度是微微能透過餡看到麵皮一點顏色。因為太厚的餡料在烤的時候會把本來就薄的皮壓塌。

7,中間厚兩頭薄的擀麵杖好用,擀得均勻。

8,麵糰和餡料也可以做成省事的肉桂卷樣子或吐司卷。只要把餡兒捲進去了就是成功的,大家發揮想象各種捲髮試起來吧。

釋出於 2018-07-06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