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湯飯在成都同茶鋪一樣是成都民俗的一個縮影,尤其是四五十年代,是工薪階層的最愛。
最近幾年豆湯飯又重新紅火起來,價廉味美,作為中午的簡餐是再好不過。豆湯飯不可貌相,乍看不起眼,一吃才知其妙處,粘稠綿軟的米粒加鹹香的湯汁,簡直絕配。而且配飯的豆湯可葷可素、可奢可簡:既可以來一碗肥腸豆湯、銀肺豆湯配爽口的洗澡泡菜,也可以“奢侈”一把,再加一個涼拌拐肉或是涼拌雞片。
現在豆湯飯餐館裡的豆湯就是普通的“耙豌豆湯”:幹豌豆泡脹煮耙,倒在筲箕裡滴乾水即成耙豌豆,耙豌豆用油略炒,摻水熬濃,加點鹽調味,再撒點蔥花便是。
而作為川菜中的精緻菜“老成都公館菜”的做法,雖然也是從街邊飲食中引入公館的,但在製作工藝上加以提升,對豌豆去皮、吊水、炒酥,當然就比一般的豆湯要精緻細膩許多。
豆湯是要先製成豆沙,用豆沙熬成的豆湯才是老成都豆湯。
1、用脫皮幹豌豆最省事,如果是普通的幹豌豆,要用開水泡這樣容易脫皮;
2、煮豌豆時加適量鹼可以使豆沙更容易出沙,鹼的用量以溶入水中後略有鹼味為度;
3、熬好豆湯後加入肥腸即為肥腸豆湯,加入豬肺即為銀肺豆湯,現在的做法還有加排骨、雞塊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