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自制豆腐腦兒
1.1萬 熱度 102 收藏
英睿案

前一篇的《黃花木耳雞蛋湯》裡說過,我突然想自己在家做頓本地早點攤兒最平常的早餐——豆腐腦兒+油條,雖說是最尋常的早點,但幾乎不會自家做,為嘛?還是覺得麻煩唄~~其實呢,只要合理安排利用時間,操作下來並不難,過程有趣不說,食物乾淨安全放心 是買不來的。

關於類似甜豆腐腦和鹹豆腐腦之爭,網上一直沒斷過,我覺得實在沒必要哈,南北方人喜歡什麼口味就吃什麼口味唄,各取所好,幹嗎非要分出個高低呢?

我今天介紹的是我們這邊的(鹹)豆腐腦兒的吃法,我們這也管它叫“老豆腐”,配料完全是按本地標配,一碗乳白色豆腐腦兒加黃花木耳雞蛋湯滷,再來少許韭菜花、炸辣椒、還必須撒點兒鹹菜末(水芥菜)這才算圓滿。一勺入口,鹹鮮嫩滑,回味悠長,再配根金黃香脆的油條,是特別的地道~~

滷湯的做法在前一篇菜譜中,這篇著重介紹用葡萄糖內脂自制豆腐腦的方法。

烹飪步驟
  • 步驟 1/14
    將150克幹黃豆提前一晚用水浸泡備用
  • 步驟 2/14
    早上將泡好的黃豆放入豆漿機中,加入清水到1100—1200ml的水位線上,啟動豆漿功能
  • 步驟 3/14
    豆漿就做好了,如果機器有單獨攪拌的功能可以再電動攪打幾次,使豆漿更細緻
  • 步驟 4/14
    將豆漿過濾一下,平常使用附贈的濾網,但做豆腐腦要過濾得更細一些,所以我在濾網上又加了紗布,過濾得越細緻做出的豆腐腦口感就會更細滑。
  • 步驟 5/14
    我是將豆漿直接過濾到一隻厚實的湯鍋中的,因為最適合豆漿凝結的溫度是85℃左右,過濾的過程中豆漿會變涼,所以一會還要再次加熱到合適溫度,用厚實的鍋子加熱會比較均勻不易糊底,離火後散熱較慢,有利於豆花的形成。
  • 步驟 6/14
    在另一個容器中放入3—4g的葡萄糖內酯,加入1湯匙涼開水化開。
  • 步驟 7/14
    將裝有過濾好的豆漿的鍋子重新上火加熱,加熱至85℃,離火。沒有溫度計的 可以看鍋邊的豆漿開始有小泡產生就差不多了
  • 步驟 8/14
    將熱的豆漿勻速的衝入到有葡萄糖內脂稀釋液的容器中
  • 步驟 9/14
    不必攪拌,只需要將剛剛那個容器中的豆漿再次倒回到湯鍋中,這個過程就相當於攪拌了,而且湯鍋原有的熱度更有利於保溫
  • 步驟 10/14
    馬上蓋好蓋子,放一邊靜置15分鐘 (不需要上火加熱哦~~靜置即可!)
  • 步驟 11/14
    15分鐘後,開蓋,嫩嫩的豆腐腦就形成啦
  • 步驟 12/14
    用大的平勺,將做好的豆腐腦盛入碗中
  • 步驟 13/14
    加入提前做好的黃花木耳雞蛋湯滷適量,做法見前一篇菜譜
  • 步驟 14/14
    加入少許韭菜花、炸辣椒油、香菜末以及鹹菜末(醃製的水芥菜)即可享用
小貼士

1.原料用的幹豆不要少於150g ,少於這個量豆漿不夠濃,可能會導致失敗哦~

2.在豆漿機放入泡發的豆子後,再新增水,到1100—1200ml水位線上,這裡不是單獨指水的用量是這麼多哦。

3.過濾時建議使用細一些的濾布,因為過濾的程度會直接影響成品的口感。

4. 因為最適合豆漿凝結的溫度是85℃左右,過濾的過程中豆漿會變涼,所以一會還要再次加熱到合適溫度,用厚實的鍋子加熱會比較均勻不易糊底,離火後散熱也慢,有利於豆花的形成。

5. 最後的靜置反應過程不需要上火加熱哦~~只要蓋好蓋子放一邊等 就可以了

6. 表問我葡萄糖內酯哪裡買~~萬能的TB啥都有哈……

釋出於 2023-10-24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