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諺語說:“四十里莜麵,三十四糕,二十里蕎麵餓斷腰。”說出了塞北人喜歡莜麵的真正原因。塞北人喜歡吃莜麵和糕,平時幹活要吃莜麵和糕,招待客人也要吃莜麵和糕,因為莜麵和糕不僅抗餓,做法還多種多樣。幹活的時候吃莜麵,幹活有力氣,也不覺得餓。招待客人時,端出一屜齊高、白淨、薄厚均勻,飄著莜麵香的莜麵窩窩來,主人那是非常有面子的。
民間相傳,唐國公李淵被貶太原留守,攜家眷途經靈空山古剎盤谷寺,老方丈特製了這種莜麵食品以款待。李淵問:“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也就是莜麵窩窩。
莜麵窩窩的滷是多種多樣的,每個季節的滷都不同,冬天多為大白菜、土豆、酸菜、鹹菜、雪裡蕻等,春夏多為紅蘿蔔、黃瓜、菠菜等,秋天多為圓白菜、茄子、豆角等,每種滷都美味無比。
夏秋的時候,上山採回蘑菇來,放在院子裡曬乾。冬天就可以吃蘑菇滷的,配上鹹菜絲或者雪裡蕻,蘑菇飄香,說不出的美味。
我用的蘑菇就是夏天的時候,去山上採的,比香菇之類的香多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有味。
莜麥不僅有耐飢抗寒、保肝、保腎,造血及增強免疫力之作用,而且還有強體、健腦、清目、美容之功能,常食可提高智力、降低膽固醇,治糖尿病也有良好的效果。它既是營養豐富的食物,也是降血防癌的藥物。
1.做莜麵窩窩一定要用開水和麵,否則推不起來。就是一推就粘在光滑的平面上了。
2.如果是用開水和的面,但是依舊推不起來,或者總是粘在光滑的平面上,有兩種解決的辦法:其一,往平面上刷一點點植物油,再推就不粘了。其二,將面放在鍋中稍稍蒸一下,面大約六七成熟,也就不粘了。
3.面和好後,一定要扎面,否則面不筋道也影響推窩窩的效果。
4.窩窩立起來的時候,一定要是中空的,下面不能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