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於本世紀70年代,那時候還是農村還是生產隊時期,農村唯一的電器就是15瓦的電燈,剛剛能填飽肚子,由於主食和蔬菜的乏味,佐餐的小菜就顯得舉足輕重。家鄉最常見的魚是鮁魚,一種肥美刺少卻很腥的海魚。鮁魚紅燒也可,但通常的吃法的和肉剁餡包餃子。鮁魚喜油,多放點肥肉最好,剁得極細,拌上切碎的韭菜和餡,多加料酒,薑末和五香粉去腥,就是有名的膠東鮁魚餃子。剛出鍋的餃子一咬一汪油湯,鮮香無比,配著搗好的蒜泥佐料,想想就流口水。
我們村雖然靠海,離海近處也不過幾裡地,海鮮還是不少見的。家裡沒有親戚在漁船上捕魚,平時吃不上大魚,母親會買些便宜的雜魚給全家改善生活。那時候沒有冰箱,雜魚一頓吃不完很容易壞掉。母親會把吃不完的雜魚洗淨放鹽,然後掛起來晾乾,用的是山上砍來的刺枝子,一根刺上穿條魚,掛在院子裡,貓在下面急得扎耳撓腮地跳。曬乾的小魚會放起來留到冬天蔬菜缺乏的時候佐餐,也是熥熟的,不過很不好熟,要等到烀地瓜的時候才能做。那時候她最愛做的就是這道薑絲蒸雙幹,所謂的雙幹,就是蘿蔔乾和鮁魚乾。蘿蔔有了海鮮的鮮味,曬至半乾的鮁魚,蒸出來又鮮又香又有嚼頭。
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懷舊菜,吃多了大魚大肉,偶爾吃一次薑絲蒸雙幹,鮁魚筋道有嚼頭,蘿蔔乾油滋滋滴,帶著魚的鮮味,吃一口滿嘴留香,純粹是記憶裡的味道,母親的愛,讓人記憶猶新!泡蘿蔔乾一定要時間長一點,並洗掉蘿蔔本身的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