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豉椒花甲
4.9萬 熱度 160 收藏
鄭危險男爵

心藍手製私房菜【豉椒花甲】——左手舌間,右手年華

舌頭是個奇妙的東西,長條形,上表面有無數突起,下表面光滑如鏡,人人都有,稀鬆平常,卻承載著關於人生的一切悲歡離合,嬉笑怒罵。

生死。咬舌自盡,武俠小說裡剛烈女俠寧死不屈常用的橋段,在醫學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死因有三,一為神經原性休克,也就是痛死;二為窒息死,或是極度疼痛中強迫自己把舌頭吞下去被噎死,或是被自己的血液嗆死;三為失血性休克。但前提是舌頭齊根而斷,我實在無法想象女俠在受辱之前忽然將整條舌頭對著反派大魔頭吐出來的場景……好吧,至少理論上可行,從情感上更甚,也證明了舌頭與生死這個哲學問題直接相關。在這一點上,舌頭比牙齒重要多了,至少掉一顆牙齒永遠無法上升到生死哲理的層面,呵呵。

語言。說話,是人類最美好的社會技能,讓我們彼此溝通,遠離孤獨。由此產生了一系列與舌頭相關的成語,巧舌如簧,舌綻蓮花,笨嘴拙舌,慧心妙舌,乖唇蜜舌,膛目結舌等等等等,人類一切悲傷的、喜悅的、美好的、險惡的情感,都藉由舌頭和聲帶來表達發生,從此世間也就多了那麼些喜怒哀樂,分分合合。

情感。除了語言,人類還用肢體來表達情緒,而舌頭也參與其中。愛情,所有情緒中最美妙的一種,除了那些讓人耳熱心跳的情話,相戀中的人總是無法逃過餐桌和親吻兩道手續,舌頭都在其中承擔著重要角色。據說最深情的接吻方式就是舌吻,這是一種進入對方身體尋求彼此交融的本能,呵呵。

味覺。酸甘鹹辛苦(五味)鮮,人的舌頭只能感知這六種基礎味覺,其他的味覺往往都是這六種味覺經大腦和後天知識積累人類臆測想象渲染出來的。我曾經在一家著名的包子店見過一款十六鮮包子,一溜餡料炫耀著自己的高貴出身。在我看來,其中至少有十種所謂的味道是重複浪費了,不過是贅述和噱頭而已,於是我踏踏實實、心安理得的選擇了價格便宜一半的三鮮包子,呵呵。

剩下部分見小貼士,謝謝。

時間:10分鐘內
食材
花甲 500g
適量
花椒泰辣 適量
8g
5g
豆豉醬 5g
蠔油 6ml
生抽 5ml
紹酒 10ml
適量
烹飪步驟
  • 步驟 1/8
    花甲洗淨,用淡鹽水養2小時吐沙
  • 步驟 2/8
    花甲加薑片過水至開口
  • 步驟 3/8
    花甲用清水漂洗3遍,洗淨餘沙
  • 步驟 4/8
    生薑切絲,花椒泰辣洗淨,蔥青切段待用
  • 步驟 5/8
    坐鍋起油,下薑絲泰辣花椒爆香
  • 步驟 6/8
    下豆豉醬炒香
  • 步驟 7/8
    下花甲,加鹽、紹酒爆炒1分鐘
  • 步驟 8/8
    下蒸魚豉油、蠔油,爆炒1分鐘,下蔥青段炒香,起鍋即可
小貼士

小貼士:

1.花甲過水開口時間不一,一定要及時將先開口的花甲撈出,避免煮老,不要偷懶。

2.花甲吐沙後殼內仍會殘留少許沙子,過水可以去除一些,但是仍需清水漂洗去除剩餘的沙粒,以免破壞口感。

3.蔥青下鍋炒勻就關火出鍋,用餘熱逼出蔥香,這樣蔥青挺直,蔥香濃郁。

4.炒貝類,儘量不要用炒勺或者鍋鏟頻繁翻動,而用顛鍋的方式來大火爆炒,這樣貝肉不容易和貝殼分離。

接上文

最讓人愉悅的味道其實是甜味和鮮味,而鮮味是所有味覺中唯一一個能全口腔均衡感受的味覺,其他甜酸苦辣鹹在口腔的感知部位都有側重,我讀醫學的時候老師教過一句口訣:尖甜根苦兩側酸,鹹味尖側最敏感。看來,世間百味,唯鮮不破。而人類的第一口食物——乳汁,他的基本味覺就是鮮味。從鮮字本身來說從魚從羊,魚為本義,羊意為馴順,指古代貴族家的廚師團隊在廚師長的帶領下,像羊群中的每隻羊專心吃草那樣各司其職,熟練而順暢地準備魚宴。《康熙字典》鮮,音仙。魚名。出貉國。《注》鮮,生魚也。後世所謂魚咬羊是為天下第一鮮,不過是望文生義而已,呵呵。

由此看來,集鮮味之大成者唯水產也,吃活蹦亂跳的魚蝦蟹貝類,也就是食鮮的典範之作了,呵呵。

舌頭能說出的最溫暖的話是情,舌頭能品到的最美好的味是鮮,舌頭能承載的最濃郁的厚是人生。我們用舌頭宣洩著自己的悲歡離合,回味著自己的酸甜苦辣,不覺中年華如水流過,剎那芳華,笑著,淚著,愛著,痛著……左手舌間,右手年華,如是而已……

癸巳年癸亥月庚辰日,楚人心藍,聽雨小築……

釋出於 2022-05-24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