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爺爺家是山東人,愛吃饃,而我姥姥姥爺家則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米飯、麵條是主食。可這飲食習慣地域化在我們家則表現的並不明顯,明明是南方人的媽媽特愛吃爺爺家的大饅頭,而人高體壯的爸爸呢咕嚕咕嚕能吃下滿滿一大碗麵條。而這些所謂飲食分界到我這,則變得更加混亂了……小時候我基本是除了肉就是麵包,除了麵包就是巧克力,這完全是全世界各地跑的老爸的“功勞”,等長老大了,便又開始了對面條、麵包的無限食慾中,米飯那是滴顆不沾的,直至最近這一兩年才愛上了米飯……好些年沒見面的哥哥這次回國探親,看我盛了一碗米飯,還疑惑我怎麼吃起米飯來了?!滿臉的不相信……前幾天去超市,看到有大個的饅頭賣,媽媽嚷嚷著要提溜幾袋回來。可幾天過去了,冰箱裡的饅頭似乎也沒怎麼見少,一問才曉得,原來小老太嫌超市買的饅頭不夠筋道,嚼起來一點都沒有爺爺奶奶家做的山東大饅頭那股子糧食的香甜味,而且在冰箱放幾天,都有些幹了……好在,我有記得回去好好學了一手,今兒就來介紹給大家山東好吃筋道的戧面饅頭的做法~~~看到這個饅頭,可能心裡會產生疑問,不過liz可以負責任的保證,這個顏色、光澤、細膩程度完全不是PS出來的,全是靠手工慢慢揉出來的哦,而非揉麵機!雖已是涼秋,但在廚房裡整個過程做下來,衣服後背都汗溼了……但這口感絕對贊!和南方做的方饅頭不同,山東大多做的都是這樣的圓饅頭,大蒸籠揭蓋的那刻,麵粉的香氣和著蒸汽撲面而來,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大圓饅頭勾的人口水直流~~~~~~這樣做出來的饅頭,外皮細膩,裡面卻是筋道有嚼勁,不會像普通饅頭那麼多的小蜂孔,一個個非常實在!卻也神奇,這樣少水的饅頭,吃起來卻一點也不覺得噎,我想大概是之前一下下手揉的功夫在裡面,讓麵粉在一下下的力道下充分的發酵,融合。還是那句:食材不會說謊,味覺不會背叛~
1. 後面加揉乾粉的量最好不要超過之前面團所用麵粉總量的40%
2. 揉的時候一定要非常有耐心,揉的好壞直接決定饅頭出來的樣子,光滑細膩與否完全是手上功夫
3. 饅頭蒸好不要急著開蓋,以免表皮起皺回縮;也別燜的時間過久,防止水蒸氣將饅頭表皮泡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