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菜的名字估計很少人知道,這是一道湖北特色菜,就是在湖北也只在荊沙附近有這樣的做法,其他縣市一般不時興這樣做,最近這幾年湘菜裡開始出現類似的菜品,但湖南人不用草魚做,而是用刁子魚做,他們叫“陽幹大刁”,其實製作手法是一樣的,都是用很多佐料醃製以後,再經太陽曬個半乾,然後煎煮,湖北人把這道菜叫“餈粑魚”,其實內容跟餈粑沒什麼關係,主要是因為其形狀方方正正和餈粑類似,再加上其口感柔韌如餈粑一樣有嚼勁,所以取名餈粑魚。這個菜做起來其實很簡單,主要是要掌握陽光晾曬的火候,曬少了不行,曬多了也不行,要正好曬到半乾,魚肉才會有彈性和嚼勁。記得《大長今》裡一個老頭說過一句很有道理的話,他說“陽光是最好的料理師”,仔細想想真的很神奇,同樣一種食材,新鮮現做,完全曬乾,曬個半乾,陰乾或者烘乾,都會有完全不同的口感,而根據不同的口感可以做出千變萬化的料理。想到這裡不得不感慨古往今來人們對美食的熱情,正是在這種不斷的求索創新中,我們才從原始的茹毛飲血到今天的八大菜系,呵呵,扯遠了,還是回到正題,來介紹一下這道“餈粑魚”的做法吧!
一般大太陽曬個半天就行,曬好後可將魚每七八塊分成一包,用保鮮袋包好放入冰箱冷凍,每次做菜的時候取一包出來解凍即可,簡單方便
因為這道菜追求有韌勁的口感,所以煎制的時間要稍長些,要煎到魚皮有些乾枯焦黑,肉質偏老一點的時候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