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雞清湯鯛魚丸
8萬 熱度 13 收藏
notify孤單

身邊人是內陸省份的人,從小不吃魚的,也就沒有吃魚的習慣。

說起吃魚總是有些為難,有過幾次嘴裡被小小魚刺扎的經歷那叫驚心動魄啊。

而我是饞貓兒,就喜歡魚蝦之類,做菜肯定是離不了這些腥物兒。

看見美味的魚某人就是不動筷子,咱也就知道什麼叫畏難情緒了。

這個還算難事麼?味道不可改變,形狀可以改變,留利趨避那是咱的長項啊。

只有認真的學習吧。好在咱在吃的問題上有股“鑽研精神”。

同事裡有水鄉長大的人物,口述一遍就回家操練起來。

那時候還沒有魚排什麼的供應,搞到一條淡水魚就算不錯了。

於是一條白鰱子的魚肉華麗轉身變成了一鍋潔白的魚圓兒。

可把我累壞了,沒弄過啊。

刀背斬魚泥、蔥姜水、還冷水下鍋,乖乖真是很麻煩呢。

但那結果好就一切都不算什麼了。

煮好就被消滅的一乾二淨了,吃的那叫一個放心,再不用擔心扎嘴去醫院了。

這條提供給我的小朋友也是身邊人的小老鄉@漫漫心情參考。

幸虧我提前盛出第二天交給同事看的作業。

第二天請同事驗收作業,換來一片喝彩聲。

心裡那個美啊。人在做吃的問題上怎麼那麼虛榮呢?

嘴上還假裝謙虛的說,主要是老師教得好,關鍵點教的清楚。

其實那同事一直就是抓不住重點老吃這方面虧的一位。

也算是間接提醒又或是一箭雙鵰,把自己順便表揚了一下子?

自作聰明的張狂啊,要是現在絕不會這樣子了,檢討中.....

扯遠了回來還是說這魚圓兒的做法吧。

魚圓兒在我這裡猶如附體一樣,已經完全不是剛開始學的那個樣子了。

改變---隨著我對事物的認識,那是一定的。

電動廚具的進入徹底解放了繁重的刀背兒剁魚泥的過程。

自從若干年前無奈的接觸中醫養生什麼的開始,硬著頭皮啃了《食治本草》....

認識到蔥姜是藥食同源的食材,且對症我的體質就統統進入菜餚,不肯只用汁水了。

加入的木耳也是為了健康的考慮,有所改變原來白白胖胖魚圓的成分。

在我的廚房那地界兒多年來:淡水魚、海魚、蝦類、蟹類統統進入圓兒的狀態。

以滿足某人攝入的困難,複雜繁瑣生活簡單化。

大概用心做事兒、別簡單糊弄就是我的追求和家裡教化的共同作用吧。

工具:家用粉碎機、煮鍋。

時間:20分鐘。

口味:清淡、無油、鹹香微辣,來自白胡椒,含有充分優質蛋白。

食材
肥瘦豬肉 100克
水發黑木耳 適量
鯛魚塊 3小塊約100克(市價9元/500克)
蛋清 一個
蔥姜碎 適量
水發黑木耳適量 適量
白酒 8克
白胡椒 8克
4克
生抽 4克
澱粉 15克
檸檬 適量
烹飪步驟
  • 步驟 1/6
    魚肉用檸檬汁和皮一起泡至發白。這步是為了徹底去腥
  • 步驟 2/6
    肉切小塊再次和魚肉一起浸泡,把血水去掉乾淨
  • 步驟 3/6
    兩種攥乾的肉放入粉碎機內,那是2人每天動物蛋白的標準攝入量共計200克
  • 步驟 4/6
    加入配料,除去蔥和生抽木耳,攪打成泥
  • 步驟 5/6
    放入木耳、蔥白再次攪打成泥
  • 步驟 6/6
    加入生抽繼續攪打,混合均勻,筋道光亮透明的魚泥就打好了
釋出於 2019-03-05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