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去溼健脾—土茯苓山藥豬骨湯
14.6萬 熱度 37 收藏
皋瞳孔中的迷霧

廣東人特別喜歡煲湯,家裡總備有不少煲湯的食材,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功效,煲湯的選材有所不同。煲湯不僅選材有講究,煲的火候也很關鍵,要大火燒開,小火慢煨,這樣才可以讓食材的精華更好的融入湯裡面,使湯濃醇鮮香。身為廣東人的我,湯基本上是每天必須的,我是那種寧可沒有飯,也不能沒有湯的人。

春天是萬物生長、生機蓬勃的季節,是人體生理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而春天又是陰雨潮溼的季節,溼熱交替,人體溼氣重,易疲倦,也是流感高發的季節。順應季節,旬時而食,那麼就來個鮮土茯苓山藥豬骨湯吧。土茯苓去溼解毒,山藥健脾養胃,荷包豆和扁豆也有健脾壯腎,增強食慾,利尿化溼的作用,加幾顆蜜棗,湯會更鮮甜,在這溼氣重重的天氣,來一碗這樣的去溼毒健脾胃的湯是再好不過了。

食材
豬骨 約650g
新鮮土茯苓 約250g
新鮮淮山 約200g
荷包豆 約100g
白扁豆 約60g
蜜棗 2顆
1小塊
適量
烹飪步驟
  • 步驟 1/5
    豬骨洗乾淨,放燒開的水裡焯水,煮幾分鐘血水出來後撈起,用清水沖洗乾淨入鍋;
  • 步驟 2/5
    淮山洗淨去皮切塊,連同沖洗乾淨的土茯苓、荷包豆丶白扁豆、姜和蜜棗放鍋裡,放入焯水後的豬骨;
  • 步驟 3/5
    鍋裡放入足量的水,先大火煮滾,再轉小火(保持微滾狀態)慢慢煲;
  • 步驟 4/5
    煲約1小時後,熄火用勺子把湯麵上的浮油撇走(撇之前不要攪湯,要不然油會散成細小的油珠就不易撇了);
  • 步驟 5/5
    再開大火滾幾分鐘,熄火加入適量的鹽攪勻即可。
釋出於 2018-06-15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