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胡蘿蔔小餐包
6.3萬 熱度 27 收藏
穆雁雲冬

前幾天喵姐和我說:“爸爸爸爸,我昨晚又夢見你帶我去摘草莓啦!”我說:“哦。”喵姐又說:“爸爸爸爸,你這週末還能不能帶我去XXX摘草莓呀!”我說:“好啊。你喜歡就去唄。”喵姐緊接著又說:“爸爸爸爸,那你能不能做我最喜歡的胡蘿蔔包,帶上,我和弟弟路上就不會餓啊!”我暈啊,原來小傢伙也會“套路”了啊~~

喵姐所說的胡蘿蔔包,其實就是加了胡蘿蔔的小餐包。餐包做法並不難,做過饅頭的朋友估計一學就會,用酵母發酵麵糰後烤熟就行。加了胡蘿蔔,讓餐包的風味更加獨特,也是喵姐最喜歡的茶點之一。

時間:1-2小時
食材
酵母 2g
細砂糖 15g
牛奶 55g
胡蘿蔔 40g
無鹽黃油 20g
全蛋液 52g(約1箇中型雞蛋的量)
烹飪步驟
  • 步驟 1/9
    胡蘿蔔洗淨去皮後刨成細蓉。
  • 步驟 2/9
    將除了黃油以外的食材倒入攪拌碗裡。做麵包對面粉筋度要求高,因此這裡我們用的是高筋麵粉(不要用低筋或中筋)。
  • 步驟 3/9
    廚師機開慢速檔(或麵包機自動揉麵功能),揉成均勻面團。沒有廚師機或麵包機用手揉也是ok的,但新手的話還是建議用工具。
  • 步驟 4/9
    加入黃油,繼續揉至擴充套件階段。沒有廚師機的請繼續手揉。
  • 步驟 5/9
    擴充套件的意思是麵筋初步形成。判斷方法很簡單,取一小塊麵糰,輕輕一拉,可以拉出薄膜,邊緣呈輕微鋸齒狀的狀態。很多人特別追求手套膜,但其實一般的小餐包,披薩之類的這種狀態就已經可以了,不需要過分追求完美。
  • 步驟 6/9
    揉好的麵糰整理下,放到乾淨的碗裡,蓋上保鮮膜,室溫發酵至2倍大。麵糰的發酵時間要根據當地的溫度來決定,不要著急,總之發到麵糰兩倍大即可,發酵的時候放到溫暖的地方,烤箱如果有發酵功能的,這個時候也可以利用上。
  • 步驟 7/9
    當然,肉眼有時很難判斷到底是否已經剛好2倍大了,我們可以藉助一個小技巧來判斷面團是否發好。食指粘點麵粉,往麵糰中央輕輕戳下去,如果麵糰不回縮,說明已經發好了。如果回縮,說明發過頭了,前功盡棄。(這時候不要再試圖繼續做下去,不然做出來的餐包很硬,無法入口)如果戳下去阻力比較大,而且沒有回縮,說明還可以再發酵一會兒。除了這個方法外,也可以掰開面團看中間的組織結構。如果呈蜂窩狀,也說明發酵好了。做饅頭等發酵類食物,也可以用這兩個小技巧來判斷是否發酵好。
  • 步驟 8/9
    發好的麵糰在面板上反覆按壓,揉出氣泡。
  • 步驟 9/9
    用刮板切成10等份。
小貼士

烘焙過程中一定注意觀察,抹茶烘焙後顏色容易變深,所以要及時加蓋錫紙。

釋出於 2019-02-18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