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巧克力杯蛋糕
5.4萬 熱度 39 收藏
晏柴後來你不在

某日在網上閒逛的時候看到這種蛋糕的圖片,覺得很有趣,想想自己應該也可以做出來,就先試試。

法芙娜40%牛奶巧克力、35%白巧克力、70%黑巧克力三種經過調溫後,用紙杯定型塑成杯子形狀,分別配以藍莓、樹莓、百香果慕斯。插上聖誕的小旗子,感覺還蠻應景的。

製作的重點還是在巧克力調溫上,現在我們來看看為什麼巧克力要調溫?

含有可可脂成份,如 35% - 85% 可可脂,巧克力味較佳,適合作各種甜品。如製作巧克力糖果,則需經過調溫,才會容易凝固脫模,巧克力表面才會帶有光澤,並且在室溫下不易溶化;如製作其它蛋糕、慕絲、芝士餅、雪糕、曲奇、松露巧克力,因已拌入其它材料,故不需作調溫。調溫巧克力分為三種: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

巧克力中可可脂在植物脂中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油脂,共有六種不同的晶型,從16℃~35℃在不同的融點時,結晶體會有所變化。如果最後凝固為固體的階段,能在最好的型態下結晶,巧克力就會首先凝固,然後收縮,接著展現出光澤。為了達到此效果,維持安定的結晶狀態就是調溫的目的。

如果沒有進行調溫,不是在最佳的狀態下凝固的話,調溫巧克力的凝固時間會延長,且形成沒有光澤又粗糙的表面。再放置2~3天后,可可脂會浮上表面顯露出白色,好像長了斑點一樣,就是所謂的“白霜現象”。此外若使用模型製作,不論經過多久的時間巧克力都無法順利脫模,完全失去了巧克力凝固、收縮、光澤的三個特質。

調溫一般是在大理石臺或不鏽鋼的檯面上操作,操作重點是達到理想的溫度變化要求。將做好溫度調節後的調溫巧克力保持在一定的溫度是很重要的。若有保溫器最好,如果隔水加熱,要注意保溫過程中不要讓水蒸氣進入巧克力裡。

關於調溫操作:將調溫巧克力依照熔化T1—冷卻T2—加溫保溫T3的步驟進行,最重要在於每個階段的溫度。熔化是將切碎的巧克力的溫度提升到指定範圍,使其完全熔化。接著讓熔化的液態巧克力再度結晶,這個階段就是冷卻。接下來,再次加熱將溫度提升,結晶體會轉變為最穩定的晶型Ⅴ型(β型),最後進行保溫。在進行調溫操作時,無論使用哪一種方法,很重要的是絕對不能讓水分進入巧克力中。只要混進一點點的水,調溫巧克力就會變得厚重,難以操作,此外也會造成巧克力發黴。

一般來說,巧克力外包裝後面會給出各種巧克力的調溫表,不同品牌的巧克力溫度會略有不同。比如說我的法芙娜巧克力後面的表是:

黑巧克力 (T1)58度----(T2)28-29度---(T3)31度;

牛奶巧克力(T1)48度----(T2)27-28度---(T3)30度;

白巧克力 (T1)48度----(T2)26-27度---(T3)29度。

時間:1-2小時
食材
巧克力 200克
藍莓(樹莓或百香果)果泥, 80克
細砂糖 20克
蛋黃 1個
吉列丁 4-5克
淡奶油 220
烹飪步驟
  • 步驟 1/8
    材料:各品種巧克力200克,紙杯4個(裁成7cm高)工具:巧克力熔爐(無水恆溫,比較好操作,淘寶購)切碎熔化,冷水盆降溫,再加熱保溫。
  • 步驟 2/8
    將調溫好的巧克力盛到杯子裡再倒出,將杯子裡層完全覆蓋一層巧克力,冷藏凝固。
  • 步驟 3/8
    再次均勻覆蓋巧克力在杯子四壁,平整好杯子口,繼續冷藏。
  • 步驟 4/8
    完全冷卻後撒去紙杯,完成巧克力杯定型。
  • 步驟 5/8
    將果泥+細砂糖煮開後備用。
  • 步驟 6/8
    蛋黃+細砂糖隔熱水打到濃稠,顏色變淺,與5混合。
  • 步驟 7/8
    加入冰水泡軟的吉列丁,隔熱攪拌融化,(藍莓需要過篩)。
  • 步驟 8/8
    將淡奶油加經砂糖打至有紋路的7分發,加入7中即成。
小貼士

實際的操作中,比我一開始預想的要多裝不少慕斯,所以我也是邊做邊增加了材料,給出的配方中的淡奶油量可能小有出入。

釋出於 2018-12-17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