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金魚小餃子
7.9萬 熱度 10 收藏
beam夢姑

冬至時間

2017年12約22日 00:27:53

農曆十一月初五 

為什麼叫冬至呢?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也就是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

據說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時間一般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天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是大吉之日哦。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一是年關將至,靠近新年,也能看出來冬至這個節令的重要性。所以也叫“亞歲”。從漢代起,人們就把冬至當作個傳統節日來過,相傳至今。

而我們作為資深吃貨,更關心的是冬至怎麼吃?

時光匆匆,冬至不吃,更待何時?

北方地區有冬吃餃子的習俗,但好像南方的同學們在這一天不怎麼吃餃子,據說寧波的同學則吃番薯湯果、江南的同學吃赤豆糯米飯、蘇州的同學和冬釀酒、安徽吃冬至面、江西吃麻餈、嘉興吃桂圓燒蛋……我真的想說,我一個都沒吃過,每個都好想吃!!!不知道你家冬至是吃餃子還是別的什麼?

許多北方的朋友跟我一樣,小時候總大人們說,冬至吃餃子才不凍耳朵。其實這跟正月裡不能剪頭髮一樣,是流傳很久的故事演變而來的。

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回到南陽時,正值是大雪紛飛的冬天,他看見老家鄉親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然後叫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放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裡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這藥也太好吃了吧)。吃了之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冬至吃餃子這種習俗。

我們中國人習慣把每一個節日和吃的掛鉤,似乎吃到肚子裡的感情是最真實的。幾乎每個節日都有搭配的美食,冬至餃子我們當然不能錯過,今天就走一盤顏值線上的金魚小餃子,味道非常鮮嫩,還能拍照發發朋友圈啥的。之前也給大家包過翡翠白玉小餃子,戳這裡:鮮豔欲滴翡翠小餃子,一口一個停不下來  有網友後來建議取名叫“福納百財”(白菜),也真是有寓意。

時間:10-30分鐘
食材
麵粉 100g
胡蘿蔔丁 20g
肉餡 50g
蝦仁 30克
豌豆 28顆
生抽/鹽/香油 適量
烹飪步驟
  • 步驟 1/9
    100g麵粉加上約50ml的涼水和麵攪成面絮後,揉成光滑的麵糰
  • 步驟 2/9
    包上保鮮膜,開始醒面,醒一個小時
  • 步驟 3/9
    這時候準備肉餡蝦仁去蝦線,切碎
  • 步驟 4/9
    先倒入肉餡
  • 步驟 5/9
    再倒入20g胡羅卜丁
  • 步驟 6/9
    再把蝦仁倒入加生抽
  • 步驟 7/9
    再加少量鹽,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備用
  • 步驟 8/9
    面板上撒點麵粉,開始揉麵
  • 步驟 9/9
    把麵糰揉成長條
小貼士

菜譜by jmy的私房菜

釋出於 2018-06-04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