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來自《跟著小嶋做烘焙》,以下給出原配方的量,我做的是原配方1.5倍的量。關於我個人的一點想法,不嫌囉嗦沒重點的請看一下小貼士~
這款餅乾的名字叫酥餅,絕對是名副其實
怎麼個酥法呢,就是從裡到外只有一個字:酥
不是酥脆,不是酥軟,單單隻有酥的口感
真的是挺難形容的感覺,要嘗過才能體會
看方子覺得麵糰的糖量不低,可整形時還要再加糖
所以就想那個糖到底只是裝飾需要呢還是口感的需要
於是做的時候就試了表面蘸糖和不蘸糖的兩種以作對比
實驗的結果,餅體本身吃起來並不覺得很甜
有可能是因為伯爵茶的加入中和了甜味
但也不排除是因為我的耐甜能力值太高導致
總體來說,蘸糖款的味道層次會更豐富些吧
不蘸糖款的甜度也是夠的,大家根據自己喜好選擇
雖說味道方面偏向於蘸糖款,可是我其實不太喜歡這種蘸糖的裝飾
因為總覺得這亂亂的,沒啥獨到之處,反而還破壞了整體的乾淨
以至於拍成品圖的時候有意無意地還是多拍了幾張無蘸糖款
圖片左上基本都是無蘸糖款,右下那幾只好不容易擠入鏡頭的是蘸糖的
不過為了吃的話還是味道為主嘛,以後再做應該會選擇蘸糖
另外,原方提到說“要充分烘烤以釋放黃油和紅茶的香味
但不能烤過頭,如果成品內部都呈焦黃色的話黃油的香味就所剩無幾了”
這點我很感興趣,所以也做了個對比小實驗
留了幾塊烤過一點,內部大約1/3有變黃吧,還沒至於全都變色
沒想到差別居然很明顯,香不香不是靠聞出來的,而是可以嚐出來
沒有了香味,味道會變得平淡很多,不是寡淡而是平庸
而一旦平庸了,你的感覺會集中在其它地方,比如關注它的口感
並且之前也說了,它的口感就一個字“酥”,雖是特點卻也可以成為缺點
因為只是酥的話略顯單調,那麼就要靠味道的搭配來完善它
所以如果味道都變得平庸了,整體就會覺得缺了點什麼
掰了那麼多,都快寫成小小香味的蝴蝶效應論了
對此我一定要說:這都是我瞎說的!許是今天腦洞開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