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小嶋老師的【紅茶酥餅】酥到骨子裡
9.8萬 熱度 15 收藏
嘟嚕嘟嚕十一

配方來自《跟著小嶋做烘焙》,以下給出原配方的量,我做的是原配方1.5倍的量。關於我個人的一點想法,不嫌囉嗦沒重點的請看一下小貼士~

食材
發酵型無鹽黃油(沒有可用普通的) 100G
糖粉 43G
蛋黃 11G
低粉 143G
伯爵紅茶 略多於4G
細砂糖(普通型) 適量
烹飪步驟
  • 步驟 1/12
    黃油加糖粉攪打至發白
  • 步驟 2/12
    分次加入打散的蛋黃液,每加一次都要攪拌均勻,不要將蛋黃打發
  • 步驟 3/12
    伯爵茶碾碎後加入,我用的是茶包裡面的所以本身就是碎的
  • 步驟 4/12
    篩入低粉,拌至沒有乾粉
  • 步驟 5/12
    原方整形方法是:將麵糰平分為兩份,分別搓成15CM長的棒狀我沒有嚴格計算長度,反正也是搓成圓柱的樣子麵糰比較軟的不太容易定成圓形,所以建議先冷藏幾個小時以後再操作
  • 步驟 6/12
    原方整形好以後的送入冰箱冷凍了3個小時以上我做這種凍曲奇不喜歡冷凍所以冷藏到我自己喜歡的硬度切片:原方是切成大約1.2CM厚的塊狀,我大概切了8MM-1CM的樣子吧我沒有切那麼厚是因為我整形的時候就搓得比較細,再切厚感覺比例失調
  • 步驟 7/12
    原方是在切片前就把整個圓柱面團放在砂糖上滾動,粘上一圈糖以後再切我不想倒一大罐糖出來,就切片以後把每小片的周圍一圈放在糖罐子裡滾了一下,效果如圖我留了一部分沒有粘糖,想比較一下效果,所以我的成品圖裡面有兩種
  • 步驟 8/12
    排在鋪了錫紙的烤盤中,原方的參考分量是26塊
  • 步驟 9/12
    原方是送入預熱好170℃的烤箱烤15-20分鐘至表面焦黃即可,出爐放涼原方描述說要充分烘烤以釋放黃油和紅茶的香味,但也不能烤過頭如果成品內部都呈焦黃色的話黃油的香味就所剩無幾了
  • 步驟 10/12
    成品~
  • 步驟 11/12
    成品特寫~
  • 步驟 12/12
    咬開特寫,中間應該是沒有上色的~如果中間部分也變色的話說明烘烤過度了。但中間確實是烤熟的,不溼軟。它是酥餅,從裡到外都只有一個“酥”字的酥餅
小貼士

這款餅乾的名字叫酥餅,絕對是名副其實

怎麼個酥法呢,就是從裡到外只有一個字:酥

不是酥脆,不是酥軟,單單隻有酥的口感

真的是挺難形容的感覺,要嘗過才能體會

看方子覺得麵糰的糖量不低,可整形時還要再加糖

所以就想那個糖到底只是裝飾需要呢還是口感的需要

於是做的時候就試了表面蘸糖和不蘸糖的兩種以作對比

實驗的結果,餅體本身吃起來並不覺得很甜

有可能是因為伯爵茶的加入中和了甜味

但也不排除是因為我的耐甜能力值太高導致

總體來說,蘸糖款的味道層次會更豐富些吧

不蘸糖款的甜度也是夠的,大家根據自己喜好選擇

雖說味道方面偏向於蘸糖款,可是我其實不太喜歡這種蘸糖的裝飾

因為總覺得這亂亂的,沒啥獨到之處,反而還破壞了整體的乾淨

以至於拍成品圖的時候有意無意地還是多拍了幾張無蘸糖款

圖片左上基本都是無蘸糖款,右下那幾只好不容易擠入鏡頭的是蘸糖的

不過為了吃的話還是味道為主嘛,以後再做應該會選擇蘸糖

另外,原方提到說“要充分烘烤以釋放黃油和紅茶的香味

但不能烤過頭,如果成品內部都呈焦黃色的話黃油的香味就所剩無幾了”

這點我很感興趣,所以也做了個對比小實驗

留了幾塊烤過一點,內部大約1/3有變黃吧,還沒至於全都變色

沒想到差別居然很明顯,香不香不是靠聞出來的,而是可以嚐出來

沒有了香味,味道會變得平淡很多,不是寡淡而是平庸

而一旦平庸了,你的感覺會集中在其它地方,比如關注它的口感

並且之前也說了,它的口感就一個字“酥”,雖是特點卻也可以成為缺點

因為只是酥的話略顯單調,那麼就要靠味道的搭配來完善它

所以如果味道都變得平庸了,整體就會覺得缺了點什麼

掰了那麼多,都快寫成小小香味的蝴蝶效應論了

對此我一定要說:這都是我瞎說的!許是今天腦洞開太大

釋出於 2018-11-20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