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法式麵包
1.1萬 熱度 90 收藏
淇滬上雨天顏雨

麵包詳書行進到後面,疑問重重。

法式麵包,如果只是看著本色原味的法式麵包,真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可是,偏偏後面有 緊跟著舉範了它的兩種變化。若是隻看這兩種變化,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然而,前後一對照,問題就來了——酵種的發酵條件究竟是冷藏還是室溫?

基本法式麵包,有著麵糰製作的詳細過程與步驟說明。製作液種後,蓋上保鮮膜“進行4-18小時的發酵”,此頁空白處,還以※旁註:“製作液種的時候,如果是夏季,當天做好後需要發酵4小時。如果是冬天,當天做好後需要發酵18小時”。這樣的說明並沒有給人帶來任何困惑。一邊盤算著如何安排液種的發酵時段,一邊翻到了後面的兩種變化——蝦仁培根與法國乳酪麵包。

由於使用同樣的麵糰,兩種麵包都不再有面團製作的詳細過程,而只是給整個製作過程列出一個簡明流程,並以括弧註明每一工序的溫度條件與所需時間。液種發酵“(冰箱內4-18小時)”,這顯然不同於原味法式麵包的說明。

基本法式麵包製作中,並沒有提到任何冰箱冷藏發酵的文字,其關於冬夏發酵時間的不同也不會讓人理解為在冰箱內冷藏發酵。而且,冰箱裡溫度較低且相對恆定,又為什麼需要在不同季節進行不同時長的發酵呢?

思來想去,決定不去理會冰箱的問題,只作室溫處理。時值春末夏初,把發酵時間控制在4-6小時之間,大概不會有什麼問題。

稍帶來說說液種。三點水的液種,顯然應該是指含水量較高的發酵種麵糰。配方中,1:1的麵粉與水,似乎也很能說明問題。不過,翻到書本的最後,關於麵包術語的總結篇中,卻這樣解釋“液種法”:“多用於牛角麵包以及丹麥酥皮餅等富含黃油的麵包的製作。但是,當面團溫度提高的時候,包含在麵糰內的黃油會熔化。所以,在前一天製作好的麵包進行發酵,然後在冰箱內冷藏過夜,保持黃油溫度較低。”法式麵包麵糰中沒有用到一丁點黃油,顯然無此擔憂。而此處所解釋的“液種法”,想來應該是“夜種”才是。

想明白之後就動手。雖然按全量用料錄入,實際只做了一半量。兩根小短棍,看起來外表堅硬,實際內裡鬆軟,感覺不錯。

時間:1-2小時
食材
高筋粉 75g
0.5g
乾酵母 0.3g
75ml
高筋粉 175g
4.5g
乾酵母 1.5g
90ml
維生素C溶液 1/10杯
液種 全部
烹飪步驟
  • 步驟 1/27
    液種:高筋粉75克,鹽0.5克,乾酵母0.3克,水75毫升
  • 步驟 2/27
    主麵糰:高筋粉175克,鹽4.5克,乾酵母1.5克,麥芽糖1克,水90毫升,維生素C溶液1/10杯,液種全部
  • 步驟 3/27
    將液種材料倒入碗中
  • 步驟 4/27
    攪拌成均勻面團,25度左右,發酵4-6小時
  • 步驟 5/27
    麵糰漲發
  • 步驟 6/27
    將主麵糰用水倒入麥芽糖中,攪拌均勻
  • 步驟 7/27
    加入維生素C溶液,攪拌均勻
  • 步驟 8/27
    將主面的所有粉料倒入麵包桶
  • 步驟 9/27
    加入混合溶液
  • 步驟 10/27
    倒入液種
  • 步驟 11/27
    麵包機和麵程式13分鐘
  • 步驟 12/27
    能拉出膜
  • 步驟 13/27
    放入大碗,28-30度,發酵60分鐘
  • 步驟 14/27
    麵糰長大
  • 步驟 15/27
    倒出
  • 步驟 16/27
    切割成2等分
  • 步驟 17/27
    按扁,捲起
  • 步驟 18/27
    轉90度,再次捲起
  • 步驟 19/27
    收口向下,鬆弛15-20分鐘
  • 步驟 20/27
    按扁,
  • 步驟 21/27
    將上三分之一折向中間
  • 步驟 22/27
    轉180度,將剩下的三分之一折向中間
  • 步驟 23/27
    對摺,捏緊介面
  • 步驟 24/27
    搓成棗核形,放在烤布上,35度,發酵60分鐘
  • 步驟 25/27
    麵糰長大,在表面斜切兩道刀口
  • 步驟 26/27
    移入同烤箱一起預熱的烤盤中,表面噴水,放入烤箱,中層,上下火220度,烤約20分鐘,
  • 步驟 27/27
    表面金黃,出爐
小貼士

1克以下的酵母不便於稱量,可先稱取1克,0.5克則取用一半,0.3克則取用三分之一。

烘烤時間與火力需根據烤箱實際情況酌情調整。

釋出於 2023-10-27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