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太摳門了!”兒子沒等我話音落地,隨時的給我傳過來這句話。
說這話的起源,是因為介紹這道菜之所以滋味不同,是因為添加了蝦油,於是他便問到過去的時候,我們是如何來吃這道菜。“那個時候炒蓮花白來吃,最多放點鹽。”
這便給我們直接扣了帽子,摳門,捨不得放調料。
能吃上菜就不錯了,還談什麼調味料。就這蓮花白,如果自家地裡不種,很少會有人外出買菜的,農村生活,那是結下來什麼菜吃什麼菜。如果不是過節,誰也不會到集市上去買些什麼。
時代不同了,無論我是如何說,孩子也無法理解那個年代的生活。
就象如今,孩子再也無法知道他經常吃到的黃瓜、西紅柿,還有今天這道蓮花白,究竟應該生長於什麼季節。
我對黃瓜的味道特別敏感,小的時候,去街市上溜達,收割麥子前後的日子裡,是黃瓜上市的季節,自己不買,但能聞到黃瓜的氣味,特別特別清香的味道,對那味道的記憶,就來源於那個時候。
有一次和朋友談論過去的事情,朋友也曾經在農村生活,他說:“當時看見誰吃黃瓜丟黃瓜把(黃瓜的根部),心底那個恨啊,奶奶的,吃黃瓜還丟把,真想揍他。”我聽到時大笑,還不是因為自己吃不到,看到別人丟掉不吃感覺可惜嗎。
有報道說,吃蔬菜要應季吃,大棚搞亂了蔬菜的季節,有一點是無法搞亂的,那就是什麼菜便宜吃什麼菜,絕對是應季的蔬菜了。
在冬季的時候,也一直是吃蓮花白的,那時,買上一棵要幾元錢,上班途中,看到有人拉整車的蓮花白賣,隨口問一句多少錢一斤?說是一元三斤,順口搞了價格,說按3角一斤賣,買了一棵個頭大的蓮花白,才用了7角錢,這樣的一棵菜,我們家吃了三頓,應時的生活,是便宜呢。
因新增豆瓣醬,不再放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