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當歸茯苓山藥土雞湯
3.9萬 熱度 128 收藏
大方gossip

當歸: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其根可入藥,是最常用的中藥之一。具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抗癌 、抗老防老 、免疫之功效。

乾歸(見《神農本草經》)山薪(見《爾雅》)白薪(見《爾雅》),文無(見《本草綱目》)

  性味:

  甘、辛、溫

  ①《本經》:味甘,溫。

  ②《吳普本草》:神農、黃帝、桐君、扁鵲:甘,無毒。岐伯、雷公:辛、無毒。李氏:小溫。

  ③《別錄》:辛,大溫,無毒。

  ④《本草述》:味苦,溫,無毒。

  歸經:

  歸肝、心、脾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少陰、足太陰、厥陰經。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肝、肺三經。

功能主治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主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痺;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

茯苓:味甘、淡,性平。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山藥: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

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乾咳,陰虛癆嗽,喉痺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

白朮: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醫學啟源》記載:“除溼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溼,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安胎。”

黃芪: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程序。

煲出的湯清、肉爛、鹹鮮適口、具有當歸和黃芪的藥香味。

時間:1-2小時
食材
土雞 1只
當歸 1根
黃芪 2g
麥冬 2g
白朮 2g
茯苓 2g
淮山藥 2g
適量
大蔥 1根
薑片 3片
料酒 適量
烹飪步驟
  • 步驟 1/5
    準備材料。大蔥切段、薑切片。
  • 步驟 2/5
    中藥用溫水浸泡15分鐘去除中藥的苦澀味。
  • 步驟 3/5
    鍋里加入清水,放入雞、蔥、姜、料酒,大火煮開,撇去浮沫。撈起後,用清水沖洗掉表面的血沫。
  • 步驟 4/5
    將清洗好的雞放入蘇泊爾電飯煲,放入中藥。加入適量的清水。(一次加夠,中途不能再加入水。否則味道不醇厚)
  • 步驟 5/5
    接上電源,按下煲湯鍵。時間到了以後,就可以食用了。(可以用泡好的菊花和枸杞點綴)
小貼士

1、中藥要用溫水浸泡去除中藥的苦澀味。

2、煲湯的時候,水要一次加夠。

釋出於 2022-04-02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