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譜出自《隨園食單》,是清代著名文學家袁枚所著,出版於1792年(乾隆57年),是我國清代一部系統地論述烹飪技術和南北菜點的重要著作。原文是這樣說的:豆腐兩面去皮,每塊切成十六片,晾乾。用豬油熱灼,清煙起才下豆腐,略灑鹽花一撮,翻身後,用好甜酒一茶杯、大蝦米一百二十個;如無大蝦米,用小蝦米三百個,先將蝦米滾泡一個時辰,秋油一小杯,再滾一回,加糖一撮,再滾一回,用細蔥半寸許長一百二十段,緩緩起鍋。“蔣侍郎豆腐”的來歷:“話說,某日袁枚應邀去了蔣侍郎家做客。酒過三巡,面頰微紅的蔣侍郎向美食家袁枚炫耀自己的廚藝,做了一道豆腐。豈料,袁枚嘗過讚不絕口,定要蔣侍郎傳授技藝。蔣侍郎本意顯擺廚藝,不想袁有此反應,便故意難為道:“古人不為五斗米折腰,若要我教授豆腐技巧必得三折腰。”誰知話音未落,袁已恭恭敬敬的向蔣行禮了。於是,袁枚得到了菜譜,回家試行,果然美味。至此,將這道菜命名為“蔣侍郎豆腐”。”我本人平時就喜歡吃豆腐,各種方法的都可以,個豆腐里加了大量的幹蝦仁,鮮味並沒有掩蓋住豆腐的本味,兩者融合,相得益彰。
豆腐太嫩不好操作。可以將買到的新鮮老豆腐放冰箱冷藏,第二天就緊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