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煎艾葉餅
3.9萬 熱度 158 收藏
漫天蒲公英辛

艾草又名香艾、蘄艾、艾蒿,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經。能散寒除溼,溫經止血。適用於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於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是一種婦科良藥。現正是艾草上市的時候,艾草可做艾餈點心,加工成各種菜式和藥膳。艾葉也是端陽節最主要的角色。由於時令氣溫正適合各類病毒蟲害滋生,而此時,氣候也處於陰陽際會,人類的免疫力相對降低。古人以為此時節邪毒最盛。當五月的艾葉生長繁茂,氣味濃烈的時候,正好成了這個季節的剋制植物。艾葉可制絨,供針灸。枝葉燻煙能驅蚊蠅。《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陰曆五月又名蒲月,菖蒲葉形似劍,稱“蒲劍”。端陽節家家以艾草人扎菖蒲之劍,懸於門首,用來辟邪。

時間:10分鐘內
食材
艾蒿 250g
適量
2g
白糖 80g
雞蛋 3個
麵粉 350g
適量
烹飪步驟
  • 步驟 1/17
    摘回來的艾葉清洗乾淨。
  • 步驟 2/17
    鍋中燒開水將洗好的艾葉淖軟(水開後放入,大概兩分鐘即可。),撈出投入涼水中浸泡30分鐘。
  • 步驟 3/17
    將泡涼的艾葉撈出,擠幹水,切碎剁細。
  • 步驟 4/17
    把艾葉末放在盆中,加鹽、白糖、清水適量攪拌均勻。
  • 步驟 5/17
    加雞蛋,一點一點慢慢把麵粉加入,邊加邊攪拌。
  • 步驟 6/17
    鍋坐火上加油熱鍋。
  • 步驟 7/17
    將熱油倒出,重新加一點油。不要太多。
  • 步驟 8/17
    用湯勺打四勺艾葉糊入鍋。
  • 步驟 9/17
    轉動炒鍋,讓艾葉糊散開。
  • 步驟 10/17
    繼續朝同一個方向轉動,讓艾葉糊均勻攤開成一個圓餅狀。
  • 步驟 11/17
    用炒勺把堆積的艾葉糊往外推,把邊修圓。
  • 步驟 12/17
    將攤好的艾葉餅連鍋置火上,均勻加熱至餅七成熟,邊緣稍翹起。
  • 步驟 13/17
    炒勺舀一點點涼油,沿著艾葉餅的外圍淋一圈,讓油滲入後輕晃炒鍋,使艾葉餅脫離鍋體。
  • 步驟 14/17
    再在火上略煎後將艾葉餅翻一面。此時就讓艾葉餅也飛一會兒。
  • 步驟 15/17
    繼續煎至如圖有一點點黃殼。
  • 步驟 16/17
    將煎好的艾葉餅放在乾淨的砧板上切成小塊。
  • 步驟 17/17
    把艾葉餅如圖擺成一圈裝盤即可。
小貼士

1、艾葉淖水泡涼後最好再用力揉出艾葉裡的汁,清洗一下。

2、煎餅之前必須要熱鍋。

3、煎餅的油不要太多,一點點就可以了。

4、煎出來的艾葉餅要有一點焦黃的殼,這樣才香。

釋出於 2022-09-08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