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老媽家傳手擀麵(鹼麵條)
11.8萬 熱度 39 收藏
我大臉我自豪

從小到大我媽只做一種手擀麵——鹼麵條。沒有很濃的鹼味,也不需要過多揉制,麵條卻很筋道。配上老媽做的各種滷,那滋味……美極了!對我來說,這就是媽媽的味道。

食材
普通麵粉 150g
溫水 68-75g
食用鹼 0.5g
一丟丟
烹飪步驟
  • 步驟 1/14
    溫水中加入食用鹼和鹽攪勻,倒一大半到麵粉中,用筷子攪到看不到液體水後改用手揉。不同的麵粉吸水性不同,剩下的水要一點點慢慢加,直到把面揉成團。成團即可,不用很光滑,醒一會再揉就好了。麵糰的狀態就是比較硬的,不能和到柔軟,不然麵條就不筋道,不好吃。
  • 步驟 2/14
    蓋上保鮮膜,靜置25分鐘以上。
  • 步驟 3/14
    時間到了之後,麵糰表面光滑圓潤了一些,沒有那麼粗糙了。麵糰還是比較硬,但絕對不是揉不動的程度,揉起來略微費力點。揉幾下按扁,表面撒麵粉,用擀麵杖開始擀。
  • 步驟 4/14
    用擀麵杖直著擀成一個比較大的圓形,可以把擀麵杖包起來的程度。在這個過程中每擀一次都要在表面撒一層面粉防粘。
  • 步驟 5/14
    現在可以用擀麵杖捲起麵餅來擀了。擀麵杖至少要是中等大小的,我的這個有點小,沒辦法,我家大的又實在太大了,就這個湊合吧。用擀麵杖這樣把麵餅捲起來,然後把手按在擀麵杖上,推著擀麵杖往前滾,在滾的過程中,兩手從擀麵杖中心的位置往邊緣移動,按一下往邊緣換一個位置那種(一個人做沒法拍影片,看不懂的可以百度影片學習)。推到胳膊全伸直或者到案板盡頭時,用一點勁按住擀麵杖的兩邊往眼前一拖,如此重複。擀一會就打開面餅重新撒粉,換一個邊繼續擀。
  • 步驟 6/14
    擀到大約0.1釐米厚就好了(可以想想超市裡買的麵條都是什麼厚度)。表面撒一層粉。
  • 步驟 7/14
    藉助擀麵杖把麵餅一層層摺疊起來就可以切了。
  • 步驟 8/14
    切多寬看自己喜好了,不過不建議太寬,會比較難煮熟,我喜歡切細一點。切好的麵條本身就很容易分開,不粘,但保險起見,再撒一點粉抓一抓也沒錯。
  • 步驟 9/14
    抓了抓,成這樣了。
  • 步驟 10/14
    燒開水準備下麵條。
  • 步驟 11/14
    水開後把麵條抖一抖再放下去,然後馬上用筷子攪散,避免粘連。
  • 步驟 12/14
    當水再次煮沸時澆一碗涼水進去,繼續煮幾分鐘,嘗一下麵條無硬芯就好了。
  • 步驟 13/14
    用一個大容器準備足夠的涼水,麵條撈出後放入冷水中稍放幾分鐘,這樣麵條才不會在碗裡粘成一大坨,麵條的表面也比較爽滑。
  • 步驟 14/14
    煮好的麵條吃法可多了:做點滷澆在上面就是打滷麵,熗點蔥油澆上去就是蔥油麵、油潑面,放點西紅柿炒蛋之類的菜上去就是蓋澆面,放點黃瓜、醋、醬油、鹽、蠔油之類的拌一拌就是涼拌麵……太多了,說不完。這是我給女兒做的牛肉白菜打滷麵,好吃極了!
小貼士

這個分量是三小碗(就超市裡最普通的那種),夠兩個飯量小的大人吃。

不同的麵粉吸水性有差別,所以液體量不是絕對的,還是要學會看狀態。剛和好的麵糰比較硬,不像餃子面那麼軟,但也不至於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揉動。

釋出於 2018-08-12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