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自制古法鹽滷老豆腐(北豆腐)
26.9萬 熱度 26 收藏
雞蛋

自從說外面賣的豆腐不能買了,口饞得很,只能自己做了。

  按傳統方法生產的豆腐主要可分為滷水豆腐和石膏豆腐兩大類,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所用的凝聚劑不同,滷水豆腐是用氯化鎂點制的,石膏豆腐則是用硫酸鈣點制的,此外兩者在口感和味道上也是有所區別的。

  凝聚劑不同:

  滷水豆腐是用結晶氯化鎂水溶液點制的,也叫鹽滷豆腐,因為結晶氯化鎂水溶液俗稱鹽滷。石膏豆腐是用硫酸鈣(石膏)化成的石膏水點制的。

  其實,除了滷水和石膏之外,葡萄糖酸內酯、檸檬酸等都可以用來點制豆腐。

鹽滷豆腐風味最佳,但保水性差,得率低,凝固操作難度大。石膏豆腐質地細膩、保水性好,產品得率高,凝固操作簡單,但豆香味不足,常有石膏殘留,伴有石膏味。酸凝固豆腐包括酸漿豆腐和葡萄糖酸內酯豆腐(簡稱內酯豆腐或GDL豆腐)。酸凝固豆腐口味平淡、質地細膩、保水性好,但強度明顯不足。由於鹽滷豆腐的保水性差,所以一般都製成質地較硬的北豆腐,而酸凝固豆腐保水性好,故都屬於質地較軟的南豆腐。只有石膏豆腐,其保水性介於兩者之間,既可製成北豆腐,又可製成南豆腐。

食材
非轉基因黃豆 500
3000
鹽滷 12
烹飪步驟
  • 步驟 1/12
    黃豆提前泡開。夏天5-8小時(要放冷藏),冬天12小時左右。
  • 步驟 2/12
    黃豆加水,用破壁機將黃豆磨成蓉。一定要用打磨時不發熱的機器才行。
  • 步驟 3/12
    打好的黃豆要過篩3次。做出來的豆腐才會更細膩。
  • 步驟 4/12
    前兩次過篩用稍粗的篩子,最後一次用密的篩子。
  • 步驟 5/12
    過篩好後鍋煮開。將泡沫都撇開。
  • 步驟 6/12
    等豆漿關火冷卻的時候製做滷水。10-12g的鹽滷,加60ml的水融化。
  • 步驟 7/12
    等豆漿冷卻到80-90度,點滷水。
  • 步驟 8/12
    倒幾滴滷水,攪一攪勻,直到出豆花。全出豆花了,剩下的滷水就不需要放了。
  • 步驟 9/12
    將豆花倒進墊了紗布的模具裡。
  • 步驟 10/12
    包好模具好,上面加壓。置設10-15分鐘。
  • 步驟 11/12
    脫模後豆腐就做成了。
  • 步驟 12/12
    500g的黃豆,只做出這兩小塊豆腐。和這一大袋豆渣。
釋出於 2018-07-31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