鯧魚,體側扁而高,卵圓形,體長約40釐米,銀灰色,頭小,吻圓、口小、牙細,成魚腹消失,以甲殼類等為食,尾形似燕尾。
鯧魚在寧波沿海海域四季都有,而以每年立夏以後為多。因刺軟而少、肉味鮮美,故多得老人和兒童的喜愛。鯧魚有多種食法,清蒸、紅燒皆可,既可鮮食,又可醃藏。將鮮魚曬乾後,切成塊,投入酒糟中糟之,藏於壇內,即為名聞遐邇的“糟鯧魚”,秋後開壇取食,異香撲鼻,魚骨酥滑似無,滋味特佳,誠佐酒下飯之炒品。清學者潘朗在《鯧魚》一詩中讚道:“梅子酸時麥穗新,梅魚來後夢鯿陳,春盤滋味隨時好,笑煞何曾費餅銀。”
鯧魚,性甘、平、淡,富含蛋白質及其他多種營養成分,具有益氣養血、柔筋利骨之功效。對治療消化不良,脾虛洩瀉,貧血、筋骨痠痛有效。
。清蒸魚最好要醃製一下,這樣更入味,不建議直接蒸。
2:對於魚腥味較重的魚,可以在魚身上再放一些蔥、姜。蒸好後把表面的蔥去掉,換上新鮮的,不然黃黃的影響美觀與口感。
3:蒸魚的時候要注意時間,過老的話口感就不好了。
鯧魚
體短而高,極側扁,略呈菱形。頭較小,吻圓,口小,牙細。成魚腹鰭消失。尾鰭分叉頗深,下葉較長。體銀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殼類等動物為食。鯧魚是熱帶和亞熱帶的食用和觀賞兼備的大型魚類。
鯧魚含有多種營養。100克魚肉含蛋白質15.6克,脂肪6.6克,碳水化合物0.2克,鈣19毫克,磷240毫克,鐵0.3毫克。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鎂,對冠狀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預防作用,並能延緩機體衰老,預防癌症的發生。
食用功效
鯧魚具有益氣養血、補胃益精、滑利關節、柔筋利骨之功效,對消化不良、脾虛洩瀉、貧血、筋骨痠痛等很有效。平魚還可用於小兒久病體虛、氣血不足、倦怠乏力、食慾不振等症。
醫學價值
鯧科動物銀鯧的肉。鯧魚又稱昌候魚、昌鼠、鯧鯿、鏡魚、平魚、叉片魚。分佈於我國南海、東海、黃海、渤海等沿海。獲得後,除去鰭、內臟,洗淨鮮用
鯧魚忌用動物油炸制;不要和羊肉同食。
腹中魚籽有毒,能導致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