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河南西瓜醬豆
39.9萬 熱度 5 收藏
氣泡溫泉酒

我們河南人都叫它“豆什兒”,外地人稱它為“西瓜豆醬”。它曾經是我們這尋常百姓家的必備美味,其味道不亞於市面上的任何一種醬料。每到夏天,我們這家家戶戶都要曬上幾斤西瓜醬豆,忙碌幾天,可以吃上一年的美味。超市裡也有賣西瓜醬豆的,但吃著不好吃,還有防腐劑啥的,比起自己做的差遠了!

食材
幹黃豆 500克
麵粉 500克
捂好的黃豆 500克
200克
西瓜 2000克
花椒、八角 適量
烹飪步驟
  • 步驟 1/9
    1. 捂豆時間;時間的選定非常重要。應選在當年的5月15---20日之間,氣溫20---25℃之間最好。黃豆泡一夜,第二天上鍋蒸熟,不要開鍋蓋讓它捂一捂更好 ,(我用的高壓鍋按蒸米鍵煮的),用笊籬把煮熟的豆子控幹水撈出。
  • 步驟 2/9
    把煮熟撈出的豆子攤開晾涼就可以拌麵了。
  • 步驟 3/9
    撒入麵粉拌勻,使每一粒豆子都均勻的裹上一層厚厚的麵粉,成一粒一粒的。(如果麵粉拌不進,可以靜止10分鐘左右再拌,就這樣靜止幾次拌幾次,麵粉就會拌進去了)。
  • 步驟 4/9
    找一個透氣好的材料墊底,(竹筐、木板等)我用的是乾淨的涼蓆,(涼蓆下面放木棍,用來通風散熱)在涼蓆上鋪上一個編織面袋(不建議用紙容易粘)再把拌好的豆子鋪在上面,約一指厚為好,上面再蓋上一個編織面袋。(根據天氣溫度,溫度低時可以加蓋一層毛巾被)。
  • 步驟 5/9
    捂豆的房間門窗不要頻繁的開啟,儘量保持一個悶熱潮溼的環境利於豆子發酵。我是放在了頂樓,頂樓熱有利於豆子發酵,而且門窗都是關著的。
  • 步驟 6/9
    發酵豆子頭兩天沒什麼動靜,第三天開始生很多白菌絲。此時極易生熱,要勤看,用手隔布即可感知溫度。如果溫度高,菌絲極易變黑,發黑後成醬即有苦味。溫度開始上升時,可以把蓋的布揭開。如果還熱,可把成坨的黃豆掰開,每塊有一個雞蛋大小,溫度便可降下來。待溫度降到室溫後,蓋上兩層佈讓它繼續發酵。有溫升就涼一涼,兩天後就不再升溫並生滿了綠菌絲。此時可翻一翻,看有沒有發黏的塊,如有,掰碎它就沒事了。不再升溫後,蓋一層布任它繼續發酵。三、五天後,綠菌絲長滿,非常漂亮。蓋一層布任它繼續發酵、自然變幹這是豆子發酵第三天的樣子。醬豆在長出白毛之前是不需要通風的,但長出白毛之後就要適當的通風了,方法就是每天翻動一次。醬豆正常的發酵過程是先長白毛,然後白毛變成黃綠色的毛,最後再變成比較黃的菌毛。如果白毛變成黑色就是失敗了,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混入了雜菌,是消毒殺菌的步驟沒有做好造成的。
  • 步驟 7/9
    整個捂豆子過程需要7天,頭三天根據情況可以翻動,後四天就不要翻動了。捂好的豆子要曬乾等著下醬用。
  • 步驟 8/9
    下醬:一年中能夠曬制醬豆的日子屈指可數,酷暑盛夏三伏天是最佳時機。三伏天太陽毒氣溫高,等外面地上曬得直冒煙,屋內熱得像蒸籠,也就迎來了曬制醬豆的黃金時間。等待7月中旬西瓜大量上市便宜了下豆醬,這可不是為了省錢,自然成熟的西瓜品質比催熟的好的多。捂好的豆1斤 鹽4兩 西瓜4斤 花椒大料適量。 接下來就簡單了,首先要關注天氣,連續一週無雨再下醬,把結塊的醬豆掰開,按1斤豆4兩鹽、4斤瓜的比例混合、把大料放裡面。用兩層紗布蓋住口,紗布上放些花椒就不會招蠅了,頂著烈日曬吧。每天下午收屋裡,早起的時候用無油無水的勺子攪拌一下搬到室外暴曬(日頭底下曬的醬是熱的,這時候不能攪動,容易發酸)。一個月就可以吃了。
  • 步驟 9/9
    放入白糖、辣椒️蔥花和少許水炒熟,淋上香油,可以吃幾個大饅頭哦!
小貼士

注意,所有器皿上不能有油不能有水,要不會壞掉的。捂好的豆子如果是深綠色就搓開用簸箕把多餘的綠醭簸掉,防止曬出的醬發黑,如果捂好的豆子顏色淺呈黃白或者黃綠色就不需要把面簸掉了。曬醬的盆最好用大口的瓦盆,接觸陽光多,曬得醬又快又好,曬好後可以倒入玻璃罐儲存。我當時沒有瓦盆,才用的玻璃罐曬的。

釋出於 2018-09-23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