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記錄70歲老媽包粽子
8.8萬 熱度 8 收藏
醉江南倦客傲凝

老媽每年端午都包粽子,我有時間就跟著學,但總是沒有老媽包的好,可能包的太少了。老媽包的粽子好看、瓷實,口感好,比外面賣的粽子都硬一些,有咬勁兒。今天終於有空把老媽包粽子的方法記錄下來,各個細節都問清楚了,在此分享給大家。

食材
糯米、大黃米、黏高粱米 若干
豌豆、花豆、鹹蛋黃、豆沙餡、大棗 若干
粽葉、馬連 若干
一點
烹飪步驟
  • 步驟 1/18
    幹粽葉泡水煮幾分鐘,再衝洗乾淨。
  • 步驟 2/18
    捆粽子的馬連,在煮過粽葉的熱水裡泡一下就可以,時間長了就糟了愛斷。
  • 步驟 3/18
    各種米提前2小時泡上,泡時間長的包出的粽子軟。泡米的水在包之前要換掉。
  • 步驟 4/18
    豆子、豌豆渣、大棗提前泡好,蛋黃提前用白酒和香油淹好。
  • 步驟 5/18
    開包啦,先把粽葉(一般3、4片)捋好,沾水會更貼合。
  • 步驟 6/18
    然後彎過來,形成第一個尖角,不要有漏洞。
  • 步驟 7/18
    放入少量米,中間用手指挖個坑,準備放餡料。鹼是包之前放在水裡的。
  • 步驟 8/18
    放入豌豆和蛋黃,因為今年北京稻香村的豌豆蛋黃粽早早就賣斷貨了,所以特意要讓老媽包這種餡。
  • 步驟 9/18
    把米放滿,每次放米都要用手摁壓,把水儘量擠出,把米摁瓷。
  • 步驟 10/18
    彎會粽葉,要用手把粽子兩邊都捋好,不要漏米。兩邊都用大拇指捋好。
  • 步驟 11/18
    然後用馬連繞兩圈,繫好。
  • 步驟 12/18
    一個完整的四角粽就包好了。
  • 步驟 13/18
    如果邊上漏米,就補上一個粽葉。
  • 步驟 14/18
    煮粽子也有竅門,要這樣一層一層碼好。
  • 步驟 15/18
    最後壓上重物,老媽有專用的石頭!如果不壓,粽子可能煮軟、煮壞了,米更容易跑出來。
  • 步驟 16/18
    用高壓鍋煮的話,碼兩層的,直接煮1小時即可。碼三層的,要先煮40分鐘,然後加一次水,再煮20分鐘,因為高壓鍋容量小,一次放的水不夠,中間加水要關火放一會兒,沒有氣了再開蓋。
  • 步驟 17/18
    粽子煮熟啦!
  • 步驟 18/18
    蛋黃木有油,我們家的習慣是沾著白糖吃粽子!甜甜糯糯的感覺!
小貼士

粽子瓷實的竅門:1、米不用泡太長時間。2、包的時候多摁壓,繫緊。3、煮的時候要排列緊密,用重物壓好。4.因為老媽包粽子的時候,米是泡在水裡的,鹼也是包之前放在水裡的。

釋出於 2018-08-04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