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秋梨膏
7.3萬 熱度 7 收藏
淇滬上雨天顏雨

轉眼進入秋天,最近莫名的喉嚨幹癢難耐,半夜咳個不停,嚴重影響睡眠,也影響小羅童鞋的休息,直接導致我倆升級為國寶大熊貓。想起很久以前看過的對止咳潤燥頗有效果的“秋梨膏”。馬上買來材料做起來,一大鍋的梨肉,最後只化為不到500毫升的精華,能不潤麼?

秋梨膏是由秋梨和祛痰中藥配伍加工而成的藥膳飲品,《本草求原》中所載的“秋梨蜜膏”為史料記載,相傳始於唐朝。據說,唐武宗李炎患病,終日口乾舌燥,心熱氣促,服了上百種藥物均不見療效,御醫和滿朝文武束手無策,正在人們焦慮不安之時,一名道士用梨、蜂蜜、及各種中草藥配伍熬製的蜜膏治好了皇帝的病,從此,道士的妙方成了宮廷秘方,直到清朝流入民間。

時間:1-2小時
食材
6個
川貝 10克
紅棗 20克
冰糖 100克
薑片 15克
蜂蜜 200克
烹飪步驟
  • 步驟 1/6
    梨洗乾淨後去核,放在攪拌機裡打成很細的泥狀。
  • 步驟 2/6
    紅棗去核,川貝壓碎成粉,除了蜂蜜外,所有的東西放入鍋裡,大火煮開後,小火煮60分鐘。
  • 步驟 3/6
    稍微放涼,取一干淨的盆子,放上紗布,將涼後的梨蓉倒入,再提起紗布的四個角,擠出湯汁,過濾掉雜質。
  • 步驟 4/6
    擠出的梨汁,放入乾淨鍋中,小火慢熬(我用了一個小時左右),大約只剩下1/3的汁液,直至有些粘稠狀,關火。
  • 步驟 5/6
    晾至溫涼後,再調入蜂蜜,放入事先洗淨用開水燙過,已經晾乾的瓶子裡,密封儲存。
  • 步驟 6/6
    食用時每次取秋梨膏1到2勺,用溫水調勻飲用即可。一般都是早上空腹飲用,晚上睡之前用溫水調服。
小貼士

其實正宗的熬製方法,應該在第4步裡應該把蜂蜜加入一起熬製,煉製所謂的膏時,都是久燉才成膏,但是現在又說蜂蜜不易高溫,高溫下蜜蜂會損失很多營養物質,所以做好最後才調入蜜蜂,這樣的成品會稀一些。

熬製秋梨膏的紅棗,一定要去核再加入到梨中一起熬製,因為棗核很燥,如果不去除,就會使秋梨膏的功效大打折扣哦。

成品一定要稀釋才喝,不然會太甜。另外梨子帶皮一起熬製,營養更豐富,清火的效果更好,所以不建議去掉梨子皮哦。

煮梨汁時,如果放入的紅棗較多,則成品的顏色較深,且其中的紅棗味道會蓋過梨膏的味道。

蜂蜜應選用普通的、沒有特殊口味的蜂蜜,不然蜂蜜的味道會蓋過梨膏味道。

秋梨即秋季所產的鴨梨或雪梨。秋梨味道酸甜,可以起到生津、止渴、潤肺、清心的作用。

釋出於 2018-12-12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