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少看完某期的《爸爸去哪兒》,資深吃貨的他一直對竹筒飯念念不忘,反覆交待讓我給他做一頓。我回應:“城市裡面待著,媽媽上哪兒去給你找竹子呢?”“簡單!網購啊!這個我來搞定,剩下的交給你了。”網購達人帆少執行力也是超強,經過貨比三家,他最終選擇了一家銷量最好,價格也實惠的。 到貨了,我對竹筒的色澤卻不甚滿意:“帆少,你光看銷量,有沒有看賣家評論啊?我建議你還是不要給賣家好評了。”帆少:“媽媽,我做事你還不放心嗎?當然有看評論,都是好評啊。你看這是新鮮的竹子呢,竹筒裡面還是不錯的,外觀不是很重要,洗出來說不定就好看了。可能因為買家太多,賣家忙不過來,沒太注意細節吧。現在做生意也挺不容易的,不要為難人家了,我還是會給好評滴。最主要是媽媽你廚藝好,什麼樣的材料到你手裡都不會差!”早上臨上學前,帆少特別叮囑,讓我要一層米一層肉的來製作,千萬不要混在一起。“媽媽,蒸之前竹筒裡先刷一層油,玉米稍微多加點,放學回來,等你的好飯!” 聽帆少這麼一勸,我迅速端正心態,把竹筒用熱水反覆刷洗乾淨。咦,確實變了個模樣,我竟然有點喜歡上它了。還有啥說滴,竹筒飯,快快樂樂做起來!
【百度百科】 竹筒飯,用山蘭稻(一種旱稻)衝的“香米”並配肉類為原料,放進新鮮的粉竹或山竹鋸成的竹筒中,加適量的水,再用香蕉葉將竹筒口堵嚴,炭火中綠竹烤焦即可。竹筒飯的煮法頗具有野炊特點,即砍下一節竹筒 ,裝進適量的山蘭米和水,放在火堆中烤熟,當竹筒表層燒焦時,飯就熟了。劈開竹筒,米飯被竹膜所包,香軟可口,有香竹之清香和米飯之芬芳。用餐時破開竹筒取出飯,這便是有名的“竹筒香飯”。如果把豬瘦肉混以香糯米和適量鹽巴放進竹筒烤成香糯飯,異香撲鼻,是招待貴賓的珍貴美食品。 雲南邊疆不但竹子種類繁多,民族竹文化也極為豐富,竹子的利用與各民族的生產、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不同民族有著對竹子利用的不同方式,如傣族人民利用竹子幼稈燒製的竹筒飯,不但香味可口,還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傣家竹筒飯是具有深厚文 化底蘊的綠色食品和生態食品,竹筒飯,又名香竹飯 ,做法簡單易行。竹筒飯是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諾族、景頗族等眾多民族經常做的一種風味飯食,有普通竹筒飯和香竹糯米飯兩種。傣族喜歡吃香竹糯米飯,其他民族喜歡吃普通竹筒飯。做竹筒飯,先準備好新鮮的香竹竹筒,然後把泡好的米裝入竹筒內,加入適量的水,用鮮葉子把口塞緊,然後放在火上燒烤 竹筒飯是傣族食品,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綠色食品和生態食品,又是一種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大米做飯的方法是或燜或蒸,但在雲南邊疆傣族、景頗族等少數民族中還流行著一種用竹筒燒飯的特殊方法。